11.社会工作者小刘的服务对象已成功戒毒五年未复吸。在一次回访中,服务对象向小刘索要电话号码,希望自己有困难时能及时找到小刘,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小刘最恰当的做法是( )。
A.告知其办公电话号码,并说明有紧急情况时可拨打
B.告知其私人电话号码,并承诺尽可能及时接听回复
C.告知其私人电话号码,但嘱咐其一定不要告诉他人
D.告知其办公电话号码,让其与机构的其他同事联系
【答案】A
【解析】服务过程中,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的是专业的服务关系,二者除了专业的关系之外,不应有其他的个人关系,但我国又是一个人情社会,也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社工在服务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故排除BC。同时案主又是社工小刘的服务对象,且服务已经结束,故最适宜的应选A。
12.“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世纪60年代的“枫桥经验”历史沉淀,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焕发了活力,有利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从人类需要层次类型出发,最能够反映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是( )。
A.发展性需要
B.物质性需要
C.生存性需要
D.生理性需要
【答案】A
【解析】发展性需要是人们平等、自由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13.在一次车祸中,小张的头部遭受重创,医生告诉他有可能留下后遗症,比如经常性地出现幻觉。小张病愈上班后,受后遗症困扰,有时会无故责骂同事。根据日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划分标准,判断小张行为类型的标准是( )。
A.统计学标准
B.个体主观经验
C.行为适应性标准
D.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答案】C
【解析】行为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就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或功能的缺陷使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带来不适,则被认为行为产生偏差。
14.42岁的秦女士是某医院医务部的工作人员,长期负责接听医院大大小小投诉电话和部分现场纠纷的处理,压力极大。工作10年来,亲友常劝她换工作。秦女士却说:“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能够帮助到人,感到很有成就。换工作也不是不行,但我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再说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学习新东西也不容易。”根据中年阶段的主要特征,秦女士心理发展的特征是()。
A.流动智力缓慢下降
B.道德感不断增长
C.实用智力不断增长
D.理智感缓慢下降
【答案】A
【解析】中年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个体的固定智力继续上升,流动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巧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由于长期的学习、反思和积累,中年人能熟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解决问题更加充满智慧。秦女士提到学习新东西不容易,正是流动智力下降的表现。
15.刚刚转学的小丹对新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些不适应。她父母虽然工作很忙,但仍每天抽出时间听她讲学校的事情,鼓励她积极面对各种困难。小丹父母的这种做法体现了家庭的( )。
A.情感支持功能
B.增强权能功能
C.行为塑造功能
D.行为约束功能
【答案】A
【解析】情感支持。家庭作为初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闽日常互动频繁,情感交流充分,彼此之间容易相互理解和支持。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家庭可以帮助其成员缓解家庭之外社会生活带来的挫折和压力,获得情感的慰藉。
16.宝宝六个月了,爸爸妈妈逗她时,她会微笑;但见到陌生人时,她没有什么表情。根据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宝宝正处于( )。
A.前依恋关系阶段
B.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
C.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
D.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
【答案】B
【解析】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强调促进与重要成人保持联系的行为。此时,婴儿显示出“选择性的社会微笑”,这发生在认出熟悉脸孔的过程中,对不熟悉脸孔则较少作出微笑反应
17.56岁的叶先生来到社区居委会向社会工作者求助。他说他的妻子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比他小5岁,最近一段时间脾气特别暴躁,这可能与两人婚后一直未生育有关,妻子现在怀疑他出轨,对他很冷淡。叶先生觉得很无辜,因为他从未有过外遇,也从没想过要离婚。针对叶先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是( )。
A.协助他们夫妻冷静审视婚姻,学习夫妻的相处之道
B.协助他们夫妻重新审视家庭,了解家庭暴力的伤害
C.协助他们夫妻增强责任意识,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D.协助他们夫妻重塑事业观念,定位职业转型的目标
【答案】A
【解析】题干中未涉及家庭暴力和职业转型,故排除BD;妻子脾气暴躁、对叶先生很冷淡,两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存在问题,并不是缺乏责任意识,故选A。
18.小赵对猫有着强烈的抗拒心理,见到猫时会表现出恐惧,甚至浑身颤抖。最近,还为此事影响了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家人带着他向社会工作者小俞求助。社会工作者小俞了解小赵的情况后为其提供服务。下列小俞的做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论的是( )。
A.询问小赵惧怕猫的原因,并极力改变她的错误认知
B.帮助小赵尝试触摸猫,通过多次接触进行脱敏治疗
C.询问小赵曾经的早年经历,了解小赵排斥猫的原因
D.联系小赵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其缓解内心恐惧感
【答案】C
【解析】精神分析理论。潜意识(无意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核心观点是,人的任何精神活动都是存在其根源的,并非出于偶然。根源就是潜意识,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因此要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就必须探寻潜意识的意义。
19.根据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
A发现并修正造成问题的潜意识。
B自我察觉非反思性思维方式
C调节适应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
D发现自身独特的意义和特征
【答案】A
20.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林最近发现高三(3)班的小强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且失落、易怒,还多次与同学因小事发生争吵。小林通过多方走访了解情况,小强的父母正在闹离婚。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小林适宜的做法是( )。
A.鼓励小强正视现实并提升应对问题能力
B.深入分析小强与父母及同学的互动关系
C.引导小强正确看待父母想要离婚的事实
D.将服务聚焦于小强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的场境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与生态资源分布等有关个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性与调和度三个层面的互动中来考量社会工作的实施。
相关推荐:
2019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练习题
海量题库:社会工作者考试海量试题库
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辅导课程全新上线,希赛讲师助力,轻松备考!点此试听>>
更多资讯可关注希赛网社会工作师频道,问题咨询可拨打电话400-111-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