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篇
前面我们讲了立意的重要性,如果说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的话,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常见的结构类型为:三段式结构、总分总结构、起承转合式结构。
(1)三段式结构
根据议论文体的一般思维模式,即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块构成。
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或者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提出问题相当于“是什么”的中心论点;分析问题相当于“为什么”的中心论点;解决问题相当于“怎么样”的中心论点。结构模式如下:
P1:开头 提出中心论点
P2:是什么 阐述中心论点
P3:为什么 论述中心论点的必要性、作用
P4:怎么办 论述应如何采取措施实施中心论点
P5:结尾 总结全文
(2)总分总结构
一般情况下,一篇议论文的论点只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方向中的一个来展开。采用的结构模式即总——分——总结构模式,常用的结构即五段三分式,一个总论点、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为并列或者递进关系,最后总结。常用的结构模式如下:
P1:开头 提出中心论点
P2:分论点1 论据+分析论证
P3:分论点2 论据+分析论证
P4: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
P5:结尾 总结全文
【例】
与学生共同成长
共同成长需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们总是要求学生要怎样怎样,却不知自己还缺少很多的公民素养。我们总是要求学生要努力学习,我们总是很少参与学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变,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良好的示范。自高自大、孤芳自赏、固步自封的人最终只能成为井底之蛙,是谈不上共同成长的。
共同成长离不开学习与思考。教育的复杂性,除了表现在学生群体的多样性与学生个体的复杂性外,还表现在教学过程的永无止境。这就决定了无论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是永无止境的,由此也决定了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让自己的观念、方法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使自己和学生共同成长。
共同成长更加体现了“教学相长”。今天的学生的智力水平、视野眼界、应变能力与五年十年前的学生已不可同日而语。以前老师的“一桶水”早已被学生所拥有,学生需要更多的“水”,需要找到水的源头;今天的学生,早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说教与传授,他们提倡自主,他们喜欢质疑,他们需要合作,这就促使我们不断地改进并完善着原来的教学方法。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是教师在推动着教育的发展,还不如说是学生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进步。
(3)起承转合式结构
起承转合式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是非,或通过正反对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常用的结构模式如下:
P1:开头 提出中心论点
P2:正面论证 运用理论或事实正面论证论点并小结
P3:反面论证 运用理论或事实反面论证论点并小结
P4:联系实际 结合社会现实、个人实际分析论点
P5:结尾 总结全文……
点拨:三种结构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内在联系的。三段式是总的思路,尤其适合于建议和报告的文体,总分式是具体的论证结构,起承转合式是总分式的特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