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
新转来的小强是有名的调皮生,同年级别的班主任都不愿意接收他,而张老师二话没说就同意他转到自己班级里。
开学时,张老师在班会上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欢迎仪式,说道:“有一位活波热情的新成员—小强,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随后,张老师有到小强家里进行了家访。
一开始,小强有所改变,上课捣乱情况几乎看不见了,特别是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表现尤为突出:准守纪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又有其他科任老师说小强上课捣乱。
老师把小强叫到办公室,结合刚学习的内容,对他说:“小强,老师发现你的数学很棒哦,我这里有几道数学题,想试试吗?”“3乘0等于?”“0!”小强回答得干脆利落。“10乘50,再乘0?”“0!”…… 小强回答一次比一次声小,“老师,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这时,张老师说:“刚才做的题目里,有哪些数相乘可以得到一个更大的数,可是因为0的存在,它的最终结果却都是0。你愿意做这个0吗?”“老师。我不愿意当这个0!”小强急促地说,一改刚开始无所谓的态度,“每个同学都应该为班级增光夺彩,做一个有益的“数”。你说对吗?”小强点点头......
在随后一段时间里,张老师特别注意观察小强,还根据小强的优势,让其担任了数学课代表。同时,他还经常向其他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大家都反映小强的课堂表现中,看到了可喜的变化。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张老师的教学行为很好地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学习。
首先,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材料中,张老师并没有因为小强的调皮捣蛋而放弃他,而是从学习兴趣和提升自信心等方面引导小强,帮助他逐步学习成绩。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异,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材料中张老师根据小强调皮捣蛋但对学习数学兴趣充满兴趣的特点,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体现了张老师把小强同学看作是独特的人的理念。
再次,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材料中,张老师通过一系列教育方法,帮助小强建立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体现了张老师把小强同学看作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因此,作为教师,在面对像小强这样的后进生时,张老师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