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市政水泥混凝土路面修改前的基底处理方法对于确保道路改造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希赛小编整理了一建市政水泥混凝土路面修改前基底处理方法。
一、基底处理的重要性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前,对基底进行彻底的处理是预防未来路面病害、提高道路使用寿命的关键步骤。基底处理能够解决原有路基存在的问题,增强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基底处理的主要方法
1. 开挖式基底处理
适用情况:
适用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断裂、碎裂或严重破损的情况。
处理步骤:
破坏部位凿除:将局部断裂、碎裂或严重破损的部位凿除,确保凿除深度足够(如5cm以上),以彻底清除病害部分。
基底换填与压实:在凿除部位换填新的基底材料,并进行充分压实,以确保基底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重新浇筑混凝土:在换填并压实的基底上重新浇筑混凝土,恢复路面结构。
注意事项:
此方法对交通影响较大,适合在交通不繁忙的路段进行。
换填的基底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确保与原有路面结构相容。
2. 非开挖式基底处理(注浆填充)
适用情况:
适用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下存在脱空、空洞等病害,但路面表面尚无明显破损的情况。
处理步骤:
探查脱空部位:使用探地雷达等设备进行详细探查,确定脱空部位的位置和范围。
钻孔注浆:从地面钻孔至脱空部位,通过注浆管注入适量的浆液(如水泥浆),填充脱空部位。注浆压力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宜为1.5-2.0MPa。
注浆效果检测:注浆完成后,通过检测手段(如弯沉检测)验证注浆效果,确保脱空部位得到有效填充。
注意事项:
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避免对周围结构造成不良影响。
注浆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能够充分填充脱空部位。
三、基底处理后的检查与验收
质量检查:基底处理完成后,应对处理部位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检查基底的密实度、平整度以及与新浇筑混凝土的结合情况等。
验收标准:基底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确保处理后的基底能够满足道路改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