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网为广大考生整理出相关心理咨询师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给在备考中的考生提供到帮助。
概述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人从出生一直到独立生活,有一个比较长的对父母或监护人的生活依附期。这个依附期受文化传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每个人有所不同,大致持续13至25年。
生活依附期的社会化是个体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人脑的神经网络构成了自然界神奇、完备的信息加工系统,不仅能使人掌握语言,进行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而且使人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没有脑的智能作为基础,个体的社会化是很难顺利完成的。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1.家庭
家庭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位置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
2.学校
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
3.大众传播媒介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
4.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是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其特点是个体可以不具备这个群体的成员资格,但这个群体却能为个体提供行为参照。参照群体的作用是规范和比较。
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
1.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语言是个体与他人及社会联系的纽带。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学者们把男女之间的差异从三个方面加以描述。
(1)性。
“性”是生物学概念,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
(2)性别。
性别指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指的就是性别的差异。
(3)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期待与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
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和社会从多方面强化男女两性的角色差异。
3.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的过程。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其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更可能是深层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包括正义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爱国情感等。
(3)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良好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
4.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且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其目的是将个体培养成合格公民,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爱国意识的发展和培养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
①形象阶段;
②抽象观念阶段;
③组织系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