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的用途很广泛,可对应职称、领补贴、评定高层次人才、入专家库、投标加分、落户、加学分、抵扣个税……不过尽管软考考了很有用,但真心建议别盲目考。
一、清楚考试难度再备考
软考初级的难度相对没有那么高,但想拿证也没那么容易,需要把知识点都复习到位,通过率在30%左右。
软考中级难度较高,考察范围广,考得细致,相比初级,对考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通过率在15%左右。
软考高级考三科,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写作,偏实践,考得更加细致,难度很高,合格率在7%左右。
软考是专业技术考试,试题注重岗位知识和技能,综合性和灵活性强,单纯靠背书很难通过。大家在报考前要清楚考试难度,做好心理准备,尽早开始复习,并充分备考。
二、选好科目再考
软考共有27个科目,其中已开考的有20个,每个科目的考试内容、考试难度、通过率、考试频次以及知名度等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报考科目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从事过相关工作或者有过相关学习经历的考生来说,更适合考与工作或学习内容适配的科目,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备考,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通过的可能性也更大。而且有一本和工作或学习经历适配的证书会更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比如,软件设计师(简称软设)适合从事软件编程开发的人员报考;从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管理人员或项目经理、学过PMP®、CSPM的人员等适合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简称集成)、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简称高项)……
如果是想考软考证书用来评职称、帮助落户、领补贴、评高层次人才……但IT基础不太好的考生,可以选择各级别里简单一点的科目。
比如,初级的信息处理技术员(简称信处)、中级的集成、软设、高级的高项等都是近几次考试里通过人数比较多的科目。
也可以根据未来的发展方向来进行选择。比如,想走技术路线的,适合考系统分析师(简称系分)、系统架构设计师(简称架构)、软设、网络工程师(简称网工)等偏技术的科目;想要向管理方向发展,则适合考高项、集成、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简称系规)等管理类的证书。
三、做好计划再备考
没有学习计划意味着缺乏系统性和规律性的学习。如果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现在在学的内容很难掌握,之前学过的内容会很容易遗忘,学习效率就会很低。尤其是在职备考的,更需要有一个学习计划督促自己学习。
因此,还是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学习,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可利用的休息时间,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制定一个可执行的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