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3年
下载APP
小程序
希赛网小程序
导航

预约成功后,不错过重要时期

点击预约

集成备考知识点精讲之项目配置管理

责编:木木 2016-09-12

       项目配置管理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中常考到,考生要重点掌握。以下是项目配置管理知识点精讲内容,供你参考学习。

       项目配置管理知识点精讲

       1.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为给定项目制订软件配置管理过程计划时,应该与组织的上下文、可应用的约束、普遍接受的指南、项目的本质(例如,规模和关键性)保持一致。覆盖的主要活动包括:软件配置标识、软件配置控制、软件配置状态报告、软件配置审计、软件发布管理与交付。另外,一般还要考虑一些问题,例如组织与责任、资源与进度、工具选择与实现、销售商与子合同控制、接口控制等。制订计划活动的结果记录在软件配置管理计划中,它要接受软件质量保证的评审和审计

       配置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配置管理软硬件资源、配置项计划、基线计划、交付计划、备份计划、配置审计和评审、变更管理等,变更控制委员会(Change Control Board,CCB)审批该计划。

       2.配置识别与建立基线

       配置识别是配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配置管理的前提。配置识别是确定哪些内容应该进入配置管理形成配置项,并确定配置项如何命名,用哪些信息来描述该配置项。

       信息系统项目中形成的技术性文档和管理性文档,除一些临时性的文档外一般都应该进行配置管理。一般来讲,判定一个文档是否进行配置管理的标准应该是此文档是否有多个人需要使用,这些文档往往在项目的进程中不断地修正和扩展,要保证每个使用者都使用同一版本的文档,就必须将这些文档纳入配置管理,成为受控的配置项。

       软件配置项分类软件的开发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过程,为了在不严重阻碍合理变化的情况下来控制变化,软件配置管理引入了基线的概念。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把所有需加以控制的配置项分为基线配置项和非基线配置项两类,例如,基线配置项可能包括所有的设计文档和源程序等;非基线配置项可能包括项目的各类计划和报告等。

       对于每一个基线,要定义下列内容:建立基线的事件、受控的项、建立和变更基线的程序、批准变更基线所需的权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配置项的基线都要纳入配置控制,对这些基线的更新只能采用正式的变更管理过程。

       3.建立配置管理系统

       建立配置管理系统的基本步骤如下:

       (1)组建配置管理过程构造小组。这个小组负责配置管理过程构造中的所有工作,成员应该包括小组负责人、技术支持希赛网、配置管理技术希赛网、配置管理系统用户代表。

       (2)对目标机构进行了解和评估。目标机构的调查评估工作由配置管理技术希赛网领导,配置管理系统用户代表参与,提供基本信息,并由小组负责人协调,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深入调查获得较全面的数据。对目标机构的了解和评估应从人员、技术、工作流程、现有项目和期望值等方面入手。

       (3)配置管理工具及其提供商评估。针对目标机构的需求,挑选出合适的工具,实现一个理想的配置管理过程。这种评估可从三个方面进行:配置管理工具的评估、供应商评估和其他用户使用经验的评估。

       (4)制订实施计划。包括必要性和影响因素、人员组织和分工、进度计划和风险管理。

       (5)定义配置管理流程。配置管理流程是软件开发机构进行配置管理的依据,也是配置管理系统小组的最重要的工作成果。配置管理流程规定开发过程中需要做哪些配置管理方面的工作,由谁做、如何做。

       (6)试验项目的实施。选取目标机构中的一个现有项目,按既定的配置管理流程去进行开发和配置管理工作。这种试验的目的是在一定风险范围内,通过实地运作来确定所选配置管理工具、所制订的配置管理规范是否能满足目标机构的需要。

       (7)全面实施。经过试验项目证实、校正后的配置管理流程就可以在目标机构的各个项目、各个相关工作环节中去应用、实施,最终使配置管理过程日常化、规范化。全面实施过程主要由配置管理部门根据新的配置管理流程来指导。配置管理过程构造小组的作用趋于淡化,主要起监督和支持作用。该小组在全面实施过程中逐步解散,小组中部分成员可转移到配置管理部门中去。

       4.版本管理

       配置项的状态可分为三种,分别是草稿、正式和修改。配置项刚建立时其状态为草稿。配置项通过评审后,其状态变为正式。此后若更改配置项,则其状态变为修改。当配置项修改完毕并重新通过评审时,其状态又变为正式。

       配置项的版本控制作用于多个配置管理活动之中,例如,创建配置项、配置项的变更、配置项的评审等。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绝大部分的配置项都要经过多次的修改才能最终确定下来。对配置项的任何修改都将产生新的版本。版本控制的目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保存配置项的所有版本,避免发生版本丢失或混淆等现象,并且可以快速准确地查找到配置项的任何版本。

       5.变更控制

       当配置项要发生变更时,需要按照规范的变更控制流程来处理,该流程包括变更申请、变更评估、变更决策、变更实施、变更验证与确认、变更发布。

       6.配置状态报告

       配置状态报告就是根据配置项操作的记录来向管理者报告软件开发活动的进展情况。这样的报告应该是定期进行,并尽量通过CASE工具自动生成,用数据库中的客观数据来真实地反映各配置项的情况。配置状态报告应该跟踪以下方面:产品描述记录、每个受控软件组件的状态、每个版本发布的内容和状态、每个基线的内容、配置验证记录、变更状态记录(缺陷和改进)和所有位置的所有配置项的安装状态。

       配置状态报告应着重反映当前基线配置项的状态,以作为对开发进度报告的参照。为了说明项目状态对变更的情况也应当进行报告。有时,对配置库的情况也进行说明,例如备份次数,磁盘占用空间等等。只要是关心的信息,均可作为状态报告的内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记录,往往可以作为项目度量的重要数据来源。

       7.配置审核

       配置审核(审计)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功能配置审核,即验证配置项的实际功效是与其信息系统需求是一致的;二是物理配置审核,即确定配置项符合预期的物理特性。这里所说的物理特性是指定的媒体形式。

       配置审核的目的就是要证实整个项目生存期中各项产品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完整性。同时,还要确保所有文档的内容变动不超出当初确定的信息系统要求范围。使得配置具有良好的可跟踪性。这是项目变更控制人员掌握配置情况、进行审批的依据,除了进行配置审核外,还可以进行正式技术评审。

       正式的技术评审着重检查已完成修改的配置项的技术正确性,评审者评价配置项,决定它与其它配置项的一致性,是否有遗漏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正式技术评审应对所有的变更进行,除了那些最无价值的变更之外。

       配置审核作为正式技术评审的补充,评价在评审期间通常没有被考虑的配置项的特性。在某些情形下,配置审核的问题是作为正式技术评审的一部分提出的。但是当配置管理成为一项正式活动时,配置审核就被分开,而由质量保证小组执行了。

       章节知识点说明

项目配置管理知识点.png

       对照历年真题试题与考试大纲进行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对项目配置管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要求考生重点掌握制订配置项、配置管理、基线、配置库及配置审计的内容。

       注:配置管理是PMBOK、IS09000和CMMI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它在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中,提供了结构化的、有序化的、产品化的管理方法,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配置管理是通过技术和行政手段对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和过程。


       返回目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备考知识点精讲之项目管理


       相关推荐:

       集成备考知识点精讲之项目采购管理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辅导教材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培训视频教程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加群交流

公众号

客服咨询

考试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