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3年
下载APP
小程序
希赛网小程序
导航

2020年初级社工《社工实务》第二章知识点: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责编:陆春森 2019-11-25
资料领取

<精选知识点>:2020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社工实务》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2020年初级社工第二章知识点: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传播儿童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

(1)母婴保健服务:①婚前保健: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婚前医学检查。②孕产期保健:母婴保健指导;孕妇、产妇保健;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

(2)婴儿早期喂养理念和实践:母乳喂养的概念:影响母乳喂养因素;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技术指导;母乳喂养方案;婴幼儿辅食添加。

(3)幼儿早教:幼儿早教的可能性;未成熟大脑的可塑性;智能发育的关键期;早教的类型(婴儿中心、家长中心和两者兼顾);早教的方法(环境刺激、游戏、示范、提问);早教的内容(根据发展阶段决定,并有侧重和聚焦点)。

(4)亲职教育:科学育儿的理念(儿童权利和现代儿童观):科学育儿的知识(儿童生理、心理人格和社会行为发展的知识):科学育儿的技能(观察、沟通、引导)等。

2.提供家庭支持服务

(1)亲职辅导:采用个别辅导、家长自助小组和亲子互动团体等方式提高亲职能力。

(2)婚姻辅导:为有儿童的夫妻开展,针对儿童成长产生了影响的婚姻问题;目的是为儿童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3)家庭辅导:为有儿童的家庭开展,儿童是其中一员;目的是解决对儿童产生了影响的家庭关系,改善其成长过程中的家庭环境。

(4)亲子关系辅导:消除父母和子女间的矛盾和隔阂,增进理解和支持。实现良性互动。

3.开展儿童支持服务

(1)儿童问题辅导:针对儿童自身问题行为、人际交往、心理健康、身心障碍的康复与治疗问题等开展;其目的是为儿童提供情绪疏导和支持、行为指导和矫正。

(2)儿童的娱乐和休闲:①可以帮助儿童强壮身体;促进情绪的放松和调适:增进人际关系交往和改善社交技能;获得同伴认同;得到自我实现;培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凝聚家庭,增进亲子关系。②方式包括户外球类、室内球类、购物、旅行、登山、看电影、阅读、同伴聊天等等。

(3)儿童的社会化引导:包括自我认同、技能学习、团队精神、社会责任。

二、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1.补充和改善经济状况

(1)连接现有政策资源:政策包括孤儿生活保障政策、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残疾人补助、大病医疗救助、特殊困难救助、教育救助津贴等。

(2)困境儿童父母就业援助: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就业帮扶。

2.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1)亲职教育:跟踪辅导,纠正不当教养理念和行为,改善亲职状况。

(2)课后服务:所有为补充父母或儿童主要照顾者时间和精力不足而提供的托管服务。

三、救助和保护儿童

1.儿童收养服务

(1)送养儿童信息发布:儿童基本信息收集和整理以及信息发布等。

(2)收养家庭招募:接受收养家庭的申请、审核和筛选合格家庭以及告知合格家庭被选及后续程序等工作。

(3)收养家庭评估:开展家庭调查评估,通过实地走访和多渠道信息收集.对潜在收养家庭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互动尤其是家庭育儿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其是否适合收养福利机构儿童以及适合收养怎样的儿童。

(4)收养家庭培训:了解收养的意义。确认收养意愿、熟悉收养程序和学习收养经验。

(5)送养儿童和收养家庭适配:为收养双方创造接触机会,观察、分析和判断双方互动状况。为儿童选择适合的家庭。

(6)办理收养手续:协助联系,准备书面材料,办理手续,确认收养和被收养关系。

(7)送养儿童进入收养家庭:为儿童准备一些保留其原来或现有美好生活记忆的东西。帮助其顺利地完成从机构到家庭的时空转移和人际网络的重建。

(8)收养后跟踪回访:了解儿童生活情况,确保儿童适应顺利,为儿童和家庭在磨合期间遇到的问题提供及时的帮助。如发现儿童保护方面的问题,需立即终止收养。

(9)评估结案:如评估结果良好,在儿童收养后6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可以结案。

2.家庭寄养服务

(1)寄养家庭的招募。

①评估、筛选和统计寄养儿童:评估内容包括身体状况、智力状况、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状况;注意符合寄养条件或者适合家庭寄养照顾模式的儿童。

②公布寄养家庭招募信息:确定寄养家庭的数量;拟定寄养家庭条件;开展寄养家庭招募信息宣传。

(2)筛选合格家庭。

①接收申请:对接收申请作出安排.最好有专人负责,避免漏收申清。

②筛选家庭寄养申请。

(3)评估申请合格家庭。

①评估程序:了解评估对象;寻找真实信息来源;收集综合评估信息。

②评估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观察、电话访谈及面对面访谈等。

③评估结果:判断申请寄养家庭是否符合有关寄养家庭的要求:判断申请寄养家庭是否有符合福利机构寄养儿童照顾需求的照顾能力和技巧。

④评估报告:撰写报告呈现整个评估过程;多筛选一些家庭,储存备用。

(4)寄养家庭培训。

①针对寄养家庭:了解儿童寄养的意义;了解寄养家庭的责任:了解寄养家庭的权利。

②针对进入寄养家庭的儿童:了解寄养儿童的一般特点、个性化特点;增进寄养意愿的肯定(了解参与寄养服务的细节;了解参与寄养服务的意义)。

(5)儿童寄养与家庭适配。

开展配对工作;机构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协议;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儿童身体和智力的综合状况与寄养家庭环境之间的匹配。

(6)儿童家庭寄养跟踪和评估服务。

定期进入寄养家庭走访。了解和评估寄养家庭的监护状况和儿童生活及成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支持。

(7)儿童家庭寄养服务结案。

①年满18周岁,转入成人社会福利机构。

②在未满18周岁之前,被寄养家庭收养。

③在未满18周岁之前,被其他家庭收养。

3.机构养育服务

将家庭监护缺失儿童集中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如儿童福利院或社会福利院,由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看护的一种照料模式。社工为院内适合集体养育的儿童提供集体养育的安置服务,尽可能创造一种家庭的氛围,机构养育的对象多为病残弃婴或孤儿。

【习题辅助】2020年初级社工《社工实务》知识点“儿童社会工作主要内容”配套习题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加群交流

公众号

客服咨询

考试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