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31、小刚被判缓刑并接受社区矫正,父母为防止其再犯错,把他的身份证、社保卡、银行卡全部收了起来,并规定晚饭后不许出门,导致小刚与其父母的关系日趋紧张。社会工作者通过多次家访,协助小刚理解父母的苦心,并帮助父母建立对小刚的尊重和信任,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沟通,小刚与父母的关系得到了改善,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做法,满足了小刚( )的需要。
A . 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B . 实现再社会化
C . 获得正常家庭生活
D . 维护就业权益
试题分析
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家庭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人们得到生命滋养的源泉。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夫妻恩爱、兄弟和睦的家庭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十分珍贵和渴望,矫正服务对象也不例外。因此,矫正社会工作者要鼓励和协助服务对象构建和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这既是为了满足服务对象对于正常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是为了创造良好家庭环境促进服务对象更顺利转变。
试题答案
C
32、杨某因信用卡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缓期执行。杨某一直认为自己运气不好,对法院判决耿耿于怀,经常无故缺席社区服务活动。针对杨某的情况,社会工作者为其提供帮助,宜采取的方法是( )
A . 加强监督管理
B . 培养劳动习惯
C . 开展风险评估
D . 认知行为治疗
试题分析
本题中杨某的问题是由于他的错误认知引起的,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杨某认为自己运气不好等不正确观念。
试题答案
D
33、社会工作者为假释回到社区的顾某提供了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咨询服务,并协助其申领了临时救助。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做法体现了矫正社会工作者( )功能。
A . 监管
B . 矫正
C . 服务
D . 改造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功能。矫正社会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在司法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其服务对象是特殊社会困难群体——罪犯或违法人员。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贯穿整个刑事司法过程。其内容涵盖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疾病医治、心理辅导、就学就业指导、家庭关系调适等。服务手段包括直接的专业服务、转介性的间接服务等。
试题答案
C
34、乐龄光荣院的老人们因李大爷突发心梗离世而陷入沉闷悲伤的氛围中,社会工作者小韩组织了李大爷的追思会,放映李大爷生前的照片,协助老人们表达失去同伴的感受及对死亡的看法。小韩为老人们提供的服务属于( )。
A . 危机干预
B . 行为治疗
C . 哀伤辅导
D . 生命回顾
试题分析
哀伤辅导中,在服务对象离世后,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一些小组工作技巧,包括:①在小组中分享逝者的故事以及死亡时的情境;②在小组内分享逝者的照片和生命回顾手册;③在小组内留出专门的时间表达失去同伴的感受;④学习放松方法和身体健康锻炼的方法;⑤谈谈他们对死亡和来生的看法。题干中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属于哀伤辅导,故选C。
试题答案
C
35、某社区复制优抚安置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为了推进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的融合,设计了一系列服务活动。下列活动中,符合上述服务目标,属于中观层面介入的说法是( )
A . 实现军地社会保障“无缝衔接”
B . 协助军休干部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C . 推进军地管理体制“一体化”建设
D . 提升驻地社区对军休干部的社会认同
试题分析
军休社会工作介入策略:①微观层面,推进军休老人与社会老人融合;②中观层面,推进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融合;③宏观层面,推进军队保障与地方保障融合。选项A、C属于宏观层面的介入,选项B,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属于微观层面的介入,选项D属于中观层面的介入。
试题答案
D
36、某光荣院孤老优抚对象日益减少,因此院方决定在保证为原有孤老优抚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下,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开门”办院的第一周,就有多名社会老人申请并入住,社会工作者小毛发现,光荣院的孤老优抚对象对社会老人有明显的抵触情绪。针对此种情况,小毛的工作重心应该是( )
A . 帮助孤老优抚对象融入社区
B . 引导孤老优抚对象接纳社会老人
C . 帮助社会老人接纳孤老优抚对象
D . 协助社会老人适应光荣院的环境
试题分析
社会工作者小毛发现光荣院的孤老优抚对象对社会老人有明显的抵触情绪,其开展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引导孤老优抚对象接纳社会老人,促进社区融合。
试题答案
B
37、社会工作者小王具有贫困家庭评估工作的丰富经验。在对每一个新的服务对象进行评估时,小王都应坚持的正确做法是( )
A . 仅靠自己的观察收集资料
B . 凭借以往经验得出结论
C . 依据初始资料完成评估工作
D . 搁置经验,“倒空”自己
试题分析
社会工作者评估时应依据客观事实原则,不能仅凭自己主观想法和已有经验臆断服务对象的问题。所以他应该要搁置经验,“倒空”自己。
试题答案
D
38、针对近期闹市区流浪乞讨人员增多的问题,救助站社会工作科将全市救助站的地址、电话等信息印成宣传单,由工作人员到闹市区发放给流浪乞讨人员,并为他们提供食物和饮品等物资。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工作是( )。
A . 机构救助
B . 外展服务
C . 危机干预
D . 社会援助
试题分析
外展服务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一般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两种,街头救助是指借助救助巡逻车和救助亭对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全天候救助是指各个地区的救助站24小时开放接待流浪、乞讨或其他需要急难救助的人员。如在广州等地,社会工作者向流浪、乞讨人员派发“救助指引卡”,与城管人员合作劝助,并且动员市民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劝导、指引流浪,乞讨人员。
试题答案
B
39、在小梅的眼中,父母相亲相爱,一家人生活幸福。一年前,小梅父亲失业了,经常借酒消愁,酒后夫妻俩常争吵不休,小梅妈妈觉得日子没法过了,与小梅父亲离了婚。小梅得知父母离异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也不和任何人说话。小梅的父母焦急万分,求助社会工作者小李。此时,小李首先应该( )
A . 确保小梅的人身安全
B . 联系学校老师为小梅补课
C . 与小梅沟通制定工作方案
D . 与小梅父母讨论该事件对小梅的影响
试题分析
社会工作者开展救助的时候,最主要和需优先考虑的是要确保服务对象的安全,包括降低服务对象自己以及对他人身体和心理可能存在的潜在伤害。本题中小梅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也不和任何人说话,有想不开自残自杀的危险倾向,所以社会工作者首先确保小梅的人身安全。
试题答案
A
40、社会工作者小王在寒流来袭时,发现一名栖身立交桥下的流浪人员不停的咳嗽打喷嚏。该流浪人员坚称自己没事,拒绝到救助站避寒,对此,小王的正确做法是( )
A . 将该流浪人员送到医院救治
B . 将该流浪人员送到救助站
C . 告知将该流浪人员可随时到救助站避寒
D . 请民警协助将该流浪人员送到救助站
试题分析
专业社工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要向在街头流浪、乞讨的人员告知如何向救助管理机构求助。如果是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员,还要引导护送他们到当地的救助管理机构;对于有突发疾病的人员,要立即通知急救机构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题中,社会工作者应当告知流浪人员可以到救助站避寒,并随时关注这些流浪人员,一旦病情恶化则要立刻通知急救机构进行救治。
试题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