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3年
下载APP
小程序
希赛网小程序
导航

家庭社会工作知识点速记

责编:文燕红 2019-05-08
资料领取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家庭处境化原则:要求在观察和评估家庭成员的需要时把家庭成员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

(二)家庭成员增能原则:假设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增强家庭成员克服困难的能力,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家庭成员自身的能力.提高自信和独立能力。

(三)家庭个别化原则:要求直接从受助家庭的日常生活处境出发,准确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要求。

(四)家庭成员需求满足原则:既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目前需要.也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长远要求,并且随着受助家庭成员需要的变化将问题的解决和预防以及发展结合起来。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

(一)接触阶段:注意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需要。与受助家庭约定初次会谈的时间和安排、为初次家庭会谈作准备以及安排第一次家庭会谈等。初次会谈前,做准备工作,为初次家庭会谈准备需要的道具和材料;会谈开始,首先介绍自己和机构的基本情况,初步评估受助家庭的问题以及与受助家庭成员建立基本信任关系,还要考虑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安全。

(二)开始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全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问题以及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要求,让家庭成员察觉到社会工作者也是家庭中的一员,倾听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解释,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真实感受。

(三)介入阶段:制订服务介入计划、明确专业角色、运用专业技巧影响受助家庭成员、协助家庭成员解决面临的问题。家庭社会工作者介入阶段主要承担支持者、教育者、咨询者、使能者和资源调动者等不同角色。

(四)结束阶段:与受助家庭成员协商服务结束事项以及总结和巩固整个服务活动的成果。

>>>初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各章节近7年知识点分布

点击在线题库,在线做真题。更有考前模拟试卷高频知识点每日一练帮助考生不遗漏任何知识点。

更多资讯可关注希赛网社会工作师频道,问题咨询可拨打电话400-111-9811。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加群交流

公众号

客服咨询

考试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