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应用技术考什么

责编:胡媛 2020-05-04

软考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的应用技术科目安排在下午考试,根据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下午科目考试范围如下:

1.系统管理计划;

1.1确认系统管理要求;

管理级的系统管理要求(长期信息化战略、系统管理所要求的重要事项、用于管理的重要计算机资源);

用户作业级的系统管理要求(管理范围、管理策略、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管理计划、管理预算);

1.2明确向用户提供的系统与服务、服务等级与责任范围;

1.3确定成本计算与服务计量办法;

1.4制订系统运行规章制度;

1.5制订长期与短期的系统管理计划;

面向用户的系统管理计划(服务时间、可用性、提供的信息量、响应速度、培训、服务台、分布式现场支持);

建立系统管理组织与系统运行管理体制;

面向运行的系统管理计划(运行管理、人员管理、成本管理、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维护管理、安全管理);

2.系统管理;

2.1系统运行;

各类应用系统的运行管理;

运行计划的制订与调整;

运行操作过程的标准化;

消耗品管理、数据输入输出管理、存档与交付管理;

系统运行管理报告;

2.2用户管理;

用户注册管理及其管理方法;

用户管理报告;

2.3操作管理;

系统操作指南(系统运行体制、操作员工作范围、操作规章制度、系统运行操作手册);

作业管理(作业调度管理、作业处理情况检查、作业处理结果检查);

作业运行的分析改进;

操作员组的管理(划分工作职责、作业交付规则提高操作质量);

2.4计费管理;

计费系统(成本核算与事后支付系统,应付费资源,计费系统的选择);

计费数据的收集、收集计费数据的工具;

计费单位与计算方法;

事后付费与事前付费的差别以及各种措施;

2.5成本管理;

系统运行成本(初始成本项与运行成本项);

系统运行费预算和决算;

系统运行成本的管理(预算与决算的差别分析,降低成本的方法);

用户方成本;

2.6人员管理;

职责系统;

职工教育与培训;

外包管理;

2.7分布式站点的管理;

分布式系统常见的问题;

分布式系统的运行管理;

2.8采用运行管理系统;

系统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

运行支持系统、远程运行系统、自动运行系统、无人系统操作;

分布式系统中运行管理系统的使用;

2.9系统管理标准;

2.9.1建立系统管理标准;

划定系统管理标准的范围,确定系统运行标准项目;

运行操作过程标准、工作负载标准;

对监视运行状态的管理;

系统更新管理;

2.9.2分布式系统操作过程的标准化;

2.9.3标准的修订;

3.资源管理;

3.1硬件管理;

识别待管理的硬件;

硬件资源管理、硬件配置管理、硬件资源维护;

3.2软件管理;

识别待管理的程序与文档;

软件开发阶段的管理、软件运行阶段的管理、软件更新管理;

程序库管理、软件包发行管理、文档管理;

软件资源的合法使用与保护;

3.3数据管理;

数据生命周期和数据资源管理;

数据管理(数据管理员、数据维护、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管理);

企业级数据管理(数据标准化、数据字典、数据目录、信息系统目录);

数据库审计支持;

3.4网络资源管理;

待管理项目的识别(通信线路、通信服务、网络设备、网络软件);

网络资源管理(登记管理的准备、资产管理、命名规则和标准);

配置管理(网络设备配置图与连接图、地址管理、更新管理);

网络资源维护;

网络管理(网络运行监视、网络故障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性能管理);

网络审计支持;

3.5相关设施和设备的管理;

电源设备管理、空凋设备管理、楼宇管理、应急设备管理、分布式现场的设备管理;

4.故障管理;

4.1故障监视;

设置待监视项目、监视的内容和方法;

4.2故障的调查;

收集故障信息、隔离故障、确定故障位置、调查故障原因;

4.3恢复处理;

恢复作业的准备、恢复处理的形式;

主机故障的恢复、数据库故障的恢复、网络故障的恢复、相关设备故障的恢复、作业非正常情况的恢复;

故障处理及恢复涉及的有关人员;

4.4故障记录与防再现措施;

故障的记录与报告、故障原因分析;

评估与改进故障处理过程、审查类似设备与软件、处理故障工作流程的标准化;

4.5分布式系统的故障管理;

分布式系统的故障问题、故障监视、故障分析、故障恢复;

分布式系统中防止故障再现;

5.安全管理;

5.1安全管理措施;

5.1.1安全管理措施的制订;

安全策略、应急计划、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的项目(威胁的识别、待保护项目);

风险管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保险);

5.1.2物理安全措施的执行设备与相关设施的安生管理、防灾管理);

5.1.3技术安全措施的执行(系统安全措施、数据安全性措施);

5.1.4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

运行管理(信息中心出入管理、终端管理、信息管理);

防犯罪管理(篡改数据/程序、黑客、窃听、非法数据泄露);

5.1.5信息系统安全有关的标准与法律法规;

5.2安全管理的实施;

运行管理手册、用户手册、安全性检查洁单;

分析研究登录数据、安全性审计支持;

分布式系统现场的安全性;

安全性强度测试;

6.性能管理;

6.1信息系统的性能评价;

6.1.1性能评价标准与方法;

性能评价项目与目的;

评价标准;

性能监视与评价方法;

6.1.2性能分析与评价;

性能评价的时机,获取性能评价数据;

性能下降原因分析,改进性能的建议;

6.2系统性能管理;

6.2.1系统性能评估;

系统性能评估项目(电源、CPU处理速度、主存容量、Cache容量、磁盘容量、磁盘存取速度、通信线路速度);

当前系统负载、预计系统负载;

6.2.2系统性能改进;

性能扩充的模拟(模拟工具、极限性能计算、增加选件);

改进系统的建议;

系统用户培训;

6.3分布式的性能管理;

分布式系统性能及其评价标准;

分布式系统性能管理的因素(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平衡考虑);

7.系统维护;

7.1制订系统维护计划;

系统维护的需求(设置系统维护项目以及相应的维护级别);

系统维护计划(维护预算、维护需求、维护管理体制、维护承诺、维护人员职责、维护时间间隔、设备更换);

系统维护的实施形式(每日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

7.2系统维护的实施;

7.2.1维护工作流程;

7.2.2软件维护;

各类软件(公司开发的软件,合同开发的软件,市场购买的软件)的维护;

软件维护的合同,系统集成与维护的合同;

7.2.3硬件维护(硬件维护的合同,硬件备件及其保存);

8.系统转换;

8.1制订系统转换规划;

8.2设计新系统运行体制;

8.3系统转换的试验;

分析系统转换的影响、选择可用的系统、选择验证项目、设置评价标准、转换系统的准备;

转换实验;

转换实验结果的评价及转换工作量评估;

8.4系统运行的试验;

临时(并行)运行的试验与评价、正常运行的试验与评价;

8.5执行系统转换;

8.5.1制订系统转换实施计划;

确定转换项目(软件、数据库、文件、网络、服务器、磁盘设备);

起草作业运行的临时规则;

确定转换方法(立即转换、逐步转换、平台切换);

确定转换工作步骤和转换工具;

撰写转换工作实施计划和系统转换人员计划;

8.5.2系统转换的实施;

8.5.3系统转换的评估;

9.开发环境管理;

开发环境的配置、开发环境的管理、分布式系统中开发环境的管理;

10.与运行营理有关的系统评价;

10.1评价项目;

评价的目的;

评价的时机(系统规划时、系统设计时、系统转换时、系统运行时);

设置评价项目(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运行);

10.2各个评价项目的评价标准;

性能(事务处理响应时间、作业周转时间、吞吐量、故障恢复时间、控制台响应时间);

系统运行质量(功能评价,稳定性评价、可用性评价、可维护性评价);

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运行成本、系统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10.3系统改进建议;

修改或重建系统的建议,改进系统开发方案的建议;

10.4分布式系统的评价;

11.对系统用户的支持;

对用户提供的支持(支持的范围、向用户提供的服务、服务结果的记录、对用户的培训、服务台);

处理用户的新需求(标识用户的新需求、对系统改进需求进行管理);

对潜在用户的咨询服务。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加群交流

公众号

客服咨询

考试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