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4班的张同学参加2024年6月PMP®考试的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云飞班的张同学,很感谢希赛的帮助让我拿到了3A,针对如何拿到3A我想用两个方面来总结一下我的经验,一个是我是一个一直跨行业的从业者,从机械制造到文娱到高新都有涉猎,其次是我本人是杠精体质,遇到问题或是做错的题目我会在合理的教材内容中跟老师对线,但是我对自己对线的要求是老师上课说过,或是教材内容中说过的,否则全部都会在教材内据理力争,最后是我所有模拟卷都没有超过150分钟,都在75%左右。
不要用自己的经验来做题或是理解
首先是从我的经验角度出发,其实如果大家认真上课的话,我相信老师在上课都有说过,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经验来做题或是理解,我想把这句话重新描述一下,应该说如果没有在很多行业待过,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做题,而我比较幸运的一点是预测型(机械制造)跟敏捷型(软件开发)都做过,所以很好地比较出这两种形态项目的区别,更可以验证“行业经验”不可用的原因;如果早点学习这些理论,以前就不会踩坑用预测方式做敏捷项目,从实战经验上来说不走弯路,从考试来说,保持空杯心态可以学到很多其他行业不同流程以及优势,举例来说大几千万的项目最好用预测确保步调统一不出错,小几十万的项目就要高速符合客户需求才能快速出成绩。
把任何事物都尝试用PMP®解释
而对线部分我翻找了一下以前跟助教老师的交流,可以贴给大家看下,我觉得这个部分的意义在于PMP®考试就像是教了你1+1却要你会微积分的计算,PMP®理论其实不难,但是实际运用到题目中会发现脑袋一片空白,不确定考官想考哪个点,所以老师在上课也一定会说如果遇到题目最好从知识点出发,但是这样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每个人认为要考的知识点不同,而大家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就会对答案有不同理解,通过这个训练我觉得可以倒逼自己理解,了解自己思考的漏洞,同时可以更好地模拟考试的场景难度,把任何事物都尝试用PMP®解释巩固自己的知识基础会有奇效。
以下是我部分的对线记录,里面我尝试针对一个题目从十大知识领域中做不同解释,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我真的在考试遇到这个题目,我应该是得要自己推测考官要考哪一块,而不是完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毕竟希赛老师也不是出题老师,但是希赛老师基本是3A,对线完还是得保持空杯心态了解老师的思路。
最后就是做题速度,经验来说填答题卡会比想象中用时更长,我所有希赛模拟卷都没有超过150分钟,正确率都在75%左右,虽然最后3A,但是用满了230分钟,差点做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