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浏览>>2021年成人高考语文专升本模拟冲刺13套卷子汇总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出门东向看, 。(《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2)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3)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4)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5)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
(7)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小大之狱, ,必以情。(《曹刿论战》)
(9)《小石潭记》中形容溪流隐约曲折的句子是: ,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继巴黎、伦敦、洛杉矶和雅典后,东京两次成为亚洲首个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
B.我国即将发射的火星探测器,预计大约需要经过七个月时间的飞行才能抵达火星。
C.能否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
D.复学后,各校要举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让学生了解、学习防控知识和防控意识。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 ① (A.guān B.guàn)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 甲 (A.举措 B.举动),社会各jiè ② (A.界 B.届)纷纷行动,打响了一场 乙 (A.大张旗鼓 B.声势浩大)的全面防控“人民战争”。这不仅是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 。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在文段划波浪线处,填入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为世界防控病毒扩散提供第一手经验
②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③彰显了中国一贯秉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4-5题。(6分)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词为赠友之作,标题“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交代写作时间、酬赠对象。
B.开篇以金波四射的转轮和重新磨光的飞镜比喻月亮,描写了月满中秋的美景。
C.“直下看”指目光一直往下看,这看似简单的口语化表达增加了词作的趣味。
D.本词运用嫦娥奔月、砍斫桂树等典故,让表达的意思直白、抒发的情感直露。
5.词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晚,遂集南楼。楼在州治前黄鹤山上。轮奂高寒,甲于湖外,下临南市,邑屋鳞差①。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江面如练,空水吞吐,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况复修南楼故事,“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也②。向在桂林时,默数九年之间九处见中秋,其间相去或万里,不胜漂泊之叹,尝作一赋以自广。及徙成都,两秋皆略见月。十二年间十处见中秋。去年尝题数语于大慈楼上,今年又忽至此。通计十三年间,十一处见中秋,亦可以谓之游子。然余以病丐骸骨③,傥④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
(节选自南宋范成大《吴船录》)
【注释】①鳞差:犹鳞次,这里指房屋高低不一。②况复修南楼故事,“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也:修:效仿;南楼故事指晋庚亮在南楼欢宴宾客事。“老子于此兴复不浅”,是庚亮的话。③丐骸骨:官员乞求年老退休的代词。④傥:同“倘”,如果。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4分)
(1)遂集南楼 (3)其间相去或万里
集 或
(2)沙鸥翔集 (4)或王命急宣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
B.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
C.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
D.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2分)
(2)及徙成都,两秋皆略见月。(2分)
9.范成大“以病丐骸骨”、陶渊明“自免去职”前的人生经历有何不同,两人的共同追求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简析。(5分)
【链接材料】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节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
①在同一个金秋十月,由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一部也辗转进入了江西。这支队伍在激战三河坝之后,一无供给,二无援兵,连打带跑,处境艰难。
②“朱军长,”行进在树林里的队伍有人喊,“我们怎么办呀?”
③穿着一身破烂军装的朱德站住了。林间厚厚的枯叶在他的磨烂的鞋底下嚓嚓作响。他看见了许多眼睛。这些目光都带着思想的饥渴。朱德一路上说了许多话,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他知道他还必须说更多的话。
④陈毅也说:“朱军长,你说几句吧。”
⑤朱德说:“好,我来说这个怎么办的问题。”
⑥人群围拢过来。遮天蔽日的树林子哗哗哗响。
⑦“下一步我们怎么办?这当然是个大问题。怎么办呢?好办,打游击呀!江西这一带有大革命时期的农民基础,只要我们跟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找个地方站住脚,然后就能发展!”
⑧朱德站上一块土坡,对聚集在树林里的疲惫的部队大声说:“同志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的1905年革命失败之后,革命者没有退却,所以他们在1917年就把革命干成功了!我们中国,也会有胜利的1917年的!我们一定不要气馁,我们要坚持到最后胜利!”
⑨朱德说得很实在,树林里的许多心都被他打动了。
⑩林子里响起了一片悲壮的回音:“我们不走,我们要革命!”
⑪声音轰轰响,惊得一大群鸟飞了起来。鸟飞走之后,忽然又一阵树叶响,那是王尔琢惊喜万分跑来了。王尔琢是原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十六团的参谋长,奔跑起来像只山鹿。
⑫“朱军长!”他喘着大气报告,“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已经进入罗霄山脉了!”
⑬“哦!”朱德一惊,“什么地方?”
⑭“地方叫井冈山。周遭的几个县都红了,分田分地,忙啊!毛泽东的部队,人也越来越多,经常打胜仗!”
⑮……
⑯江西宁冈砻市的龙山书院,在1928年的4月24日,也成了一本大书中的一页。这一天,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终于到达井冈山砻市,与毛泽东会师。
⑰朱德在陈毅、王尔琢的陪同下,大步走向迎面而来的毛泽东。两人脸上都是阳光与笑容。
⑱两双手紧紧相握。
⑲“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发动的武装起义多达百次。其中有黄麻起义、平江起义、桑植起义、渭华起义、百色起义,规模最大的起义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虽然都未成功,但是这些起义所点燃的烈火,一直没有熄灭。
⑳井冈山就是一盏硕大的灯笼,里面一直亮着火种。这火种后来就燎原了。二十年后,全国燃成了一片红色。毛泽东和朱德在并肩检阅着这片望不到边的沸腾的红色的时候,他们的双手握着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的光滑的扶栏。
㉑而此刻,这两双手却相握在井冈山。两双手都有些粗糙,掌心有枪械的机油味。
㉒毛泽东与朱德就这样手拉着手,走到山坡上。
㉓阳光满山。朱德说:“好山啊!”
㉔毛泽东指着山峦说:“朱军长,你看,这里方圆足足五百五十里,虽说人口不足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然而地势险要,风起云生,进宜攻,退宜守,实在是龙藏虎卧之地。从今之后,蒋介石心中最大的石头,就将是这座山了。”
㉕“想我朱德,这四十年,也就是这样爬山爬过来的啊。”山风很大,朱德的半个月没有洗的头发飘了起来。朱德后来这样说:“润之啊,山路再崎岖,我们打紧绑腿,一步一步走,终也能走通它的!”
㉖“听朱军长这番话,我就知道你我同心了!”
㉗两双大手如山峦相连一样,又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㉘中国革命现在走进了山里。若干年后,待它呼啸出山之时,整个东半球都感觉到了隆隆作响的岩浆。
(节选自黄亚洲《日出东方》,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对“树林”“飞鸟”“山峦”等景物展开了详细地描写,成功地营造出沉郁、悲凉的氛围。
B.文章通过原国民革命军参谋长王尔琢令人惊喜的报告间接地介绍了毛泽东的部队及其发展情况。
C.文章通过毛泽东对井冈山的介绍,揭示了人口少、产粮不多的井冈山能成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D.文章以第三人称视角、清晰的故事发展脉络塑造革命者的形象,带领读者重温了那段峥嵘岁月。
11.请简要概括第⑲段插叙的内容。(3分)
1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怎么办呢?好办,打游击呀!(赏析句子)(3分)
(2)江西宁冈砻市的龙山书院,在1928年的4月24日,也成了一本大书中的一页。(赏析加点词语)(3分)
13.文章中朱德“破烂军装”“磨烂的鞋底”“半个月没有洗的头发”,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4.文章多次写到朱德和毛泽东“双手紧握”,请结合全文分析“双手紧握”的寓意。(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执着追求 造福人类——评《新药的故事》
钟南山
①我怀着强烈的兴趣阅读了梁贵柏博士撰写的《新药的故事》一书,对于目前非常活跃的生物医药领域,这是一本科普好书。
②作者梁贵柏博士是新药研发第一线的科学家,他结合自己多年实践经验和长期向业界前辈们学习的体会,以生动笔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抗生素到抗癌生物药等对人类健康有着重大影响的药物,以及它们跌宕起伏的研发过程。我们可以从这本新药研发历史科普书中体会到创新的真谛。
③药物创新是一个艰苦的历程。什么是创新的动力?我相信每一个原药创新的科学家,在研究开始时绝不是先想到这个药研发出来后会给他带来多少利益,而是出于对“未知的未知”或“已知的未知”的强烈好奇心,以及对广大患者,特别是完全无助、在当时无药可治患者的强烈责任感,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青霉素的产业化,以及有关艾滋病、河盲症药物的研发。科学家对未知的好奇心,永远是他们执着追求的动力。
④创新总是青睐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偶然发现一只黑天鹅不放过,更深入观察,进一步思考是否可以得出“天鹅不等于白天鹅”的结论。科学家常常不轻易放过意想不到的现象与实验结果,再深入探讨,就会有新发现。
⑤坚持与执着是创新者最重要的素质。在本书提到的创新药物中,有哪个不是通过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创制成功的?我和一位学者合作研发一种抗实体瘤新药,在他研究15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25年研究,经过无数次失败及评审否决,我们均已年迈。他因突发性脑卒中半身不遂,曾想打退堂鼓。但看了这本书,我们要向书中的主人公学习,看到曙光,坚持下去就可能胜利!
⑥最后,精益求精。20世纪80年代,卡托普利已经是非常好的降血压药物了,但美中不足的是,常有白细胞降低及皮疹的副作用,科学家继续努力,更有效而且副作用小的依那普利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问世。
⑦对于从事药物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来说,这是一本温故知新的书。现代医药研发从磺胺、青霉素到帕博利珠单克隆抗体,经历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分子科学的飞速发展,集中体现了生物工程技术最前沿的突破性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理论性和技术性的突破如何被创造性地应用到健康领域,为人类造福。
⑧对于普通的社会公众来说,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作者用非常通顺的语言,清晰地讲述了新药研发的史实和知识,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多年来的体会和思考。作为一名理科出身的资深科学家,作者的文字素养可圈可点,尤其是在解释新药研发的科技背景时,并不令人感到艰深和乏味,而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体验。
⑨1世纪的新药研发仍将依赖于生命科学的突破性进展,需要更多投入,也需要更多像《新药的故事》这样的科普书籍,提高公众的医药知识水平,使医药创新得到全社会更广泛关心和支持。
(节选自《新药的故事》序言,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梁贵柏在书中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学习体会,介绍了许多创新药物及它们的研发过程。
B.本文的语言朴实严谨,“常常”“可能”等词语都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增强了说服力。
C.钟南山和一位学者合作研发新药长达40年,却因无数次失败及评审否决,也曾想过放弃。
D.文章最后认为,对21世纪的新药研发来说,像《新药的故事》这样的科普书籍越多越好。
16.文章第②段作者认为“我们可以从这本新药研发历史科普书中体会到创新的真谛”,“创新的真谛”指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17.文章第⑦⑧两段的顺序能不能对换,为什么?(5分)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材料一】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决定》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为导向,扩大法律调整范围,建立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对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要在现行法律基础上加重处罚,以体现更加严格的管理和严厉打击。
——(摘编自于平《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正当其时》
【材料二】病毒传播示意图
【材料三】人是万物之灵,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高度发达,把人推到了食物链的顶端,似乎也推到了生态链的顶端。但在生物进化的进程中,人类却是杂食动物。今天的有些人却把自己当成了肉食动物、野生动物。这样的生活方式显然有悖科学,甚至有悖生理。重新真正认识人类自己,可以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就要保护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之中,包括野生动物、人类在内的各个物种之间不仅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
大部分新型传染性疾病都来自野生动物。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统计,在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00多种寄生虫病中,至少有160多种可以传染给人。由此可见,我们还要提高防范传染性疾病意识。要避免传染性疾病,野生动物应该待在野外,要尽量少养野生动物,更不能吃野生动物。
——(摘编自王海滨《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8.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遏制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我国对违反法律的行为予以更加严格的管理和严厉打击。
B.箭头图标能使“病毒传播示意图”更直观,不同形式的箭头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C.有些人把自己当成了肉食动物、野生动物,虽然有悖科学,却可以保护野生动物。
D.野生动物身上有许多传染性疾病,而且有些会传染给人,所以我们不能吃野生动物。
19.阅读【材料二】,请根据《病毒传播示意图》写一段病毒传播过程的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4分)
20.阅读【材料三】,为保护野生动物,人类要怎么做?请简要概括。(3分)
(六)阅读名著,完成21-22题。(6分)
21.请根据下面思维导图提示的信息推测方框内应填写的内容。(3分)
22.阅读下列片段,回答文后问题。(3分)
当劳埃德先生再次来看我时,他的面相既严厉而又温厚,在他的询问中,不知不觉我就把怎么受伤,被关进可怕的红房子,以及没有父母的身世也告诉了他,也许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吐苦水的机会。
(《简爱》第3章)
“我”是怎么受伤的?劳埃德先生跟“我”交谈后向里德太太提出了什么建议?
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先手”是指下棋时主动有利的局势。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必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先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1)泪落沾我衣(2)阴阳割昏晓(3)蓬山此去无多路(4)化作春泥更护花(5)会挽雕弓如满月(6)夕阳西下几时回(7)小桥流水人家(8)虽不能察(9)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评分说明: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2.(3分)B (A.语序不当,可改为“首个两次举办”;C.前后不一致,去掉“能否”;D.搭配不当,可改为“让学生了解、学习防控知识,增强防控意识。”)
3.(7分)(1)(2分)①A ②A
(2)(2分)甲A 乙B
(3)(3分)A
二、阅读(70分)
(一)(6分)
4.(3分)D (“意思直白”“情感直露”错。)
5.(3分)从“被白发”的惆怅,(1分)到俯视大好山河的渴盼,(1分)最后是誓为人间带来更多清光的激昂(感奋)。(1分)
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二)(16分)
6.(4分)(1)聚会 (2)停息 (3)或许 (4)有时
评分说明:每题1分。
7.(3分)B
8.(4分)(1)(2分)生平见到的中秋佳月,像今天夜里的可以数得出来(不多)。
评分说明:“似”1分,句意正确1分。意思对即可。
(2)(2分)等到调到成都,两个中秋都只能略微见到月色。
评分说明:“及”1分,句意正确1分。意思对即可。
9.(5分)范成大十三年间在十一个地方宦游,(1分)尝尽漂泊之苦;(1分)陶渊明违背本心,(1分)为官做事八十多天。(1分)归隐田园。(1分)
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晚上,就在南楼宴集。南楼在州城前面的黄鹤山上,建筑华美,高大爽朗,荆湖以南数第一,楼下就是南市,居民的房屋高低不一。岷江从西南来绕过州城的一角东流,天上没有一丝云彩,月色异常明朗,江面犹如舒展的白练,天光水色相互辉映,生平见到的中秋佳月,像今天夜里的可以数得出来(不多)。何况又是效法晋代庚亮南楼集会的故事,老夫对这景色兴致也不小呵。以前在桂林的时候,暗中计算九年的时间内在九个地方过中秋节,彼此间距离或许有万里之远,不免有漂流不定的感慨,曾写过一首赋用来自我宽慰。等到调到成都,两个中秋都只能略微见到月色。十二年中间在十个地方过中秋节。去年曾经写过几句话留在成都大慈寺的楼壁上,今年却又忽然到了这里。总计十三年中间,在十一个地方过中秋节,也可以说是背井离乡漂零异地的人了。然而我因病请求退休,如果获得皇帝的恩准,从此以后归耕田园,在月亮出来后扛着锄头回家,此生也就心满意足的了。
【链接材料】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天性爱好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
(三)(20分)
10.(3分)A (“详细描写”错;“沉郁、悲凉的氛围”错。)
11.(3分)“八七会议”前后,(1分)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发动多达百次武装起义,(1分)虽然未成功,但点燃了烈火。(1分)
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12.(6分)(1)(3分)采用设问手法,(1分)短句的形式简洁明快,(1分)有力地表明朱德处事的坚决果断。(1分)
(2)(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中国革命历程比喻成一部“大书”,(1分)形象地表现了中国革命历程的厚重内涵。(1分)
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13.(4分)点明革命的艰苦,(2分)突出了朱德坚定的革命理想和坚韧的革命精神。(2分)
评分说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4.(4分)答题要点:朱德和毛泽东的红军部队会师;朱德和毛泽东志同道合、共担使命;革命队伍力量更加壮大。
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四)(12分)
15.(3分)C (“40年”错;“曾想过放弃”错。)
16.(4分)对未知的好奇心,(1分)善于抓住“机遇”,(1分)坚持与执着,(1分)精益求精。(1分)
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17. (5分)不能。本文是《新药的故事》一书的序言,(1分)这样的写作顺序更能体现科普书籍(1分)从抽象的前沿科技到通俗普及的写作思路(2分)以及面对的读者群体从小到大(1分)的文体特点。
评分说明:回答“能”本题不得分。得分要点:“本文是序言”1分;介绍的书籍是科普书籍(科普著作)1分;先“科学”后“普及”2分;读者群体(受众范围)1分。能紧扣“科普”二字作答至少得2分。意思对即可。
(五)(10分)
18.(3分)C(原文是“这样的生活方式有悖科学”;“可以保护野生动物”错。)
19.(4分)示例一:野生动物体内自带的病毒,(1分)首先通过自然食物链传播;(1分)再通过人为干预自然食物链传播到人体;(1分)最后因自然界反噬在人与人间传播。(1分)
示例二:存在于野生动物体内的病毒,(1分)因野生动物吃野生动物造成传播;(1分)人类因吃野生动物被传染病毒;(1分)最后通过唾沫或接触造成人人传播。(1分)
评分说明:超过字数扣1分。意思对即可。
20.(3分)要重新真正认识人类自己;(1分)要保护生态系统;(1分)要提高防范传染性疾病意识。(1分)
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六)(6分)
21.(3分)①真假美猴王 ②风雪山神庙 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2.(3分)被表哥欺负;(2分)把简爱送到学校去上学。(1分)
评分说明:表哥(或“约翰”)1分;欺负(或“打斗”1分);送去上学(或“送到洛伍德学校”)1分。意思对即可。
编辑推荐>>
2022年成考不知怎样提分?历年真题详析+海量真题题库助你过关!了解详情>>成人高考在线真题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