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护理学
1、无菌技术
无菌包开启后有效期为24小时。
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
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
煮沸消毒法:在水中加碳酸氢钠,配成浓度为1%~2%的溶液时,沸点可达105℃,既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污防锈。
2、卧位与安全
半坐卧位:适用于胸腹盆腔手术后,使感染局限化;腹部手术后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面部术后减少局部出血。
中凹卧位:头胸抬高10°20°角,下肢抬高20°30°角。适用于休克病人。
左侧卧位:结肠造口术后患者。
右侧卧位:新生儿哺乳后取右侧卧位,防止溢乳;阿米巴痢疾灌肠取右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
健侧卧位:全肺切除的病人术后取1/4健侧卧位,防止纵膈移位;产妇会阴侧切后取健侧卧位,有利于切口的愈合。
患侧卧位:适用于气胸、胸痛、咯血、结石碎石后、颅底骨折患者等。
3、医院环境
病区理想声音强度在35~40dB。
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m。
定时通风,每次30分钟。
一般病室的温度为18~22℃;婴儿室、手术室、产房的室温为22~24℃为宜,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
二、内科护理学
1、循环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慢性心力衰竭。
二尖瓣狭窄患者最易出现的心律失常是房颤。
二尖瓣的解剖位置在左心房左心室之间。
2、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肺癌最常見的初期症状是阵发性刺激性干咳。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来源部位是支气管腺体或粘膜。
呼吸衰竭患者禁用吗啡。
证实胃管在胃内的方法包括:回抽出胃液;导管末端放入水中无气泡逸出;有气过水声。
3、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上消化道出血时,粪便呈柏油样。
三、外科护理学
1、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阑尾管腔梗阻。
急性阑尾炎的最常见、最重要体征是右下腹固定压痛点。
2、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的重要原因是静脉瓣膜破坏。
四、儿科护理学
1、小儿吸痰
小儿吸痰时负压应小于40.0kPa,每次吸痰时间应小于15秒,以防缺氧。
2、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哺乳后取右侧卧位,防止溢乳。
五、妇产科护理学
1、妊娠相关
凡在妊娠任何时期内羊水量超过2000ml者,称为羊水过多。妊娠足月时羊水量少于300ml称为羊水过少。
女性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是月经初潮。
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但3~5个月后逐渐消失的抗体是IgG。
2、分娩相关
正常的胎心音为120~160次/分。
确定进入第二产程最重要的体现是肛查宫口开全。
六、其他重要考点
1、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和评价。
2、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
主观资料即为他所想(病人的感受,如头晕)。
客观资料即为我所查(观察和检查,如体温)。医生查体获得的资料不属于客观资料。
3、收集主观资料的方法
收集主观资料的最主要方法是交谈。
4、针刺伤处理
发生针刺伤时,应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血液,禁止伤口局部挤压或按压。
5、热型
稽留热:高热波动小,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弛张热:常见于败血症。
间歇热:常见于疟疾。
不规则热:常见于流感和肿瘤。
6、咯血量的判断
少量咯血:<100ml/d。
中量咯血:100~500ml/d。
大量咯血:>500ml/d或1次咯血量>300ml。
7、正常瞳孔直径
正常瞳孔直径为2~5mm。双侧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农药、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双侧瞳孔扩大见于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颠茄类药物中毒等。
8、高热病人护理
高热病人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2次。
体温超过39.0℃,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39.5℃时,可用乙醇拭浴、温水拭浴或做大动脉冷敷。
以上考点仅为精选部分,实际考试内容可能更为广泛和深入。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全面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临床运用能力的提升。
如需更多免费备考资料、免费核心母题、免费视频课程等,请在应用市场搜索【希赛医卫题库】下载APP,或直接扫描下方小程序免下载先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