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全面支持
方便选课,随时随地学习
下载APP
小程序
希赛网小程序
导航

2021年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孟子

责编:訚星楚 2021-08-13
自考资料领取

很多考生觉得看教材太浪费时间,内容太多,很多内容无法理解,还要去翻辅导资料,根本没那个耐心和精力。因此大部分考生在复习时都比较倾向于那些整理好的复习资料和模拟试卷等。下文是希赛网自考频道整理的“2021年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孟子”,供各位考生参考。

2021年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孟子

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以及滕、鲁、宋等国,不为所用,于是“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而《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11篇,所多出的4篇,被称为《外书》。东汉赵岐注《孟子》,以《外书》为伪托而不注,此4篇遂渐亡佚。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是对孔子思想正统的承袭和发展,所以后世往往以孟子为“亚圣”,“孔孟”并称。他们开拓的儒家思想传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孟子》文章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它的雄辩色彩。孟子的雄辩,并非简单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而是具有独到特点。这特点,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自己设置的机彀,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这两个特点在文中相互配合,便构成了孟子的雄辩。例如《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滕文公上》)。再如《梁惠王上》的《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抓住齐宣王想要称霸天下的心理,教之以王道:“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首先用齐宣王在祭祀时以羊易牛的实事,指出他有“不忍”之心,并说有此心就足以行王道,使齐宣王感到“心有戚戚焉”,在心理上与齐宣王拉近了距离。接着,孟子进一步指出,齐宣王之未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引起了齐宣王渴望了解“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的兴趣。孟子遂得以阐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推恩”的思想。这体现了《孟子》善于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的特点。而后,孟子又是采取预设必然答案而追问的办法,逼出齐宣王欲以武力争霸天下的真实想法,从而指出以战争谋求称霸天下,犹如缘木求鱼,必然失败。进而洋洋洒洒,铺排纵恣,鲜明透彻地阐述了他的王道理想。这又是《孟子》气盛恣肆特点的体现。

《孟子》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典型事例,如《齐桓晋文之事章》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实。比喻的例子更多,后汉赵岐《孟子注·题辞》即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如为了说明“不能”与“不为”,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齐桓晋文之事章》);为了说明应当学习高明的道术,以“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为喻(《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为了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章》)等等。这些明白恰切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显而易见,也使文章形象生动。使用寓言说理的例子,如“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上》),“揠苗助长”(《公孙丑上》),“齐人乞墦”(《离娄下》),“楚人学齐语”(《滕文公下》),“弈秋诲弈”(《告子上》)等。这些寓言,本身就写得精粹生动,形象传神。如“齐人乞墦”,不长的篇幅,却把齐人的夸口、无耻和得意洋洋揭露无余,也活画出其妻妾怀疑、羞愧的心态和哭骂的形貌,实现了对“求富贵利达者”的辛辣讽刺,具有很强的戏剧性。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希赛网还为各位考生提供【希赛自考题库】【希赛自考真题下载】【自考题库app下载】三大刷题工具,有需要的考生也可点击查看。

☞历年真题及答案   

2022年4月真题 | ▲ 2022年10月真题答案 5-120601152050[1].gif

2021年4月真题 2021年10月真题 

2020年8月真题 | 2020年10月真题 

2019年4月真题 | ▲2019年10月真题

☞重点科目复习资料

工商管理 | 汉语言文学 | 会计学 

教育类 | 人力资源管理 | 护理学

法学  | 计算机相关 | 市场营销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律 | 英语

电子商务 | 金融学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加群交流

公众号

客服咨询

考试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