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全面支持
方便选课,随时随地学习
下载APP
小程序
希赛网小程序
导航

怎样搭配报考科目能缩短自考毕业时间

责编:陈婷 2020-03-30
自考资料领取

如果考生想要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考,我们每次的报考课程合理科学搭配是很重要的。这是所有考生都可以做到的事,但很少有人提前规划。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我们怎样搭配报考科目以缩短自考毕业时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个专业至少考 10 门以上,每门课程难度不一样,专业课、公共课、学位课要求也不一致,很多考生在报选课程时耽误了契机,何不提前把报选的课程提前做个规划呢!

一、自考理想状态

全国 每年考 2 次,每次可以报考 4 科,最快可以 2 年通过自考;

上海、北京 每年考 2 次,每次可以报考 8 科,最快可以 1 年通过自考;

广东 每年考 3 次,每次可以报考 4 科,最快可以 1 年半通过自考;

江苏次数多 每年考 4 次,每次可以报考 4 科,最快可以 1 年通过自考。

注意:这是绝对理想化的状态,因为考试院每年发布的考试计划都不同,有的科目可能1年才会安排1次,这次没报上或者挂了就要等。或者有几门课程安排在同一时间段考试,只能选择其中的1门,舍弃其它,这些情况都会造成毕业时间延长。上述假设说明,在 1-2 年内通过自考可以实现的。而实现的前提是:每次报考尽可能多的课程,并且每科都能一次性通过,并且考试计划非常舒服。

除却自身努力这个因素外,报考课程搭配非常重要。在了解课程难度、考试规律的情况下报考课程才能实现快速通过考试,下面具体说怎么实施。

二、怎样搭配报考科目

一个专业,通常平均 15 科左右。其中 3 门公共课、4 门学位课、8 门基础课,另加本科毕业论文 1 篇或毕业设计 1 份(以各省实际课程设置为准),以下每次考试选择以专业 15 科为例。

第一年4月 进度3/15 ,第一次报考选择英语、马克思、近代史三门公共课

1.第一次参加考试一般只选公共课 3 门,这 3 门难度低、过关率高,在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复习时间也比较短。

2.英语基础薄弱者需要提前复习,理想情况一次通过,并且英语达到 70 分以上,为以后拿学位做准备(部分省份需要通过学位英语)。

第一年10月 进度7/15,开始体验学位课和专业课(部分专业无学位课)

选择报考2 门学位课+ 2 门基础课或1 门学位课+ 3 门基础课。

1.第二次参加考试,4 门报满。一般采取学位课搭配基础课的形式,不建议报 3 门以上学位课,难度太大。

2.每门学位课每天起码要保证 1 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并辅之以真题、资料、笔记等方法。

第二年4月 进度11/15,继续学位课和基础课

选择报1-2 门学位+ 1-2 门基础课

第三次参加考试仍旧 4 门报满,可以留足复习时间,学习方法如上。

第二年10月 进度 15/15,剩余科目完成

第四次参加考试将剩下的 4 门课程全部报上,通过后即通过完成所有自考课程。

总耗时2年达成!

各位考生注意,在进行课程报考之前,一定先要充分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了解这些课程的难度差异、属性分类。只有在掌握课程难度、属性的情况之下,才有可能做出最合理、正确的搭配选择。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加群交流

公众号

客服咨询

考试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