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全面支持
方便选课,随时随地学习
下载APP
小程序
希赛网小程序
导航

2023年河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责编:王娟 2023-04-23
资料领取

I.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下学与教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一门重 要的专业基础课。教育心理学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述、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学习理 论、学习心理、品德心理、教学心理、课堂学习管理等内容。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 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学习观与教学观;掌 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别差异,并能运用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 评价。教育心理学是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学生后续本科阶段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专升本入 学选拔考试中,本门课程将从了解、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对学生进行考核。了解层次 主要指课程中为重点知识铺垫性的内容,理解层次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 本方法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与领会,掌握层次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识记 和保持,应用层次主要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笔试,闭卷,答卷时长 75 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满分 150 分,试卷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理论应 用题五种题型组成。其中单项选择 (四选一) 50 分,名词解释 16 分,辨析题 20 分,简答 题 32 分,理论应用题 32 分。

II.知识要点及考核要求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 一)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1.知识要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

2.考核要求:

(1)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二)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知识要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研究趋势。

2.考核要求:

(1)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2) 掌握教育心理学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事件及特点。

(3)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

1.知识要点:研究方法,研究原则。

2.考核要求:

(1) 了解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区别。

(2) 掌握教育心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条件。

(3)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

(4) 理解并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二、学生心理

( 一) 学生的认知发展

1.知识要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2.考核要求:

(1) 掌握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划分,理解各个阶段主要特点。

(2) 理解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掌握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3) 应用:最近发展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二) 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知识要点:个性, 自我意识, 自我概念, 自尊。

2.考核要求:

(1) 了解个性、 自我意识、 自我概念、 自尊的概念。

(2) 掌握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3) 了解自我意识的结构和发展过程。

(三) 学生的个体差异

1.知识要点:个体的智力差异,学习风格差异,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2.考核要求:

(1) 了解智力、学习风格、认知方式的含义。

(2) 理解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区别。

(3) 掌握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4) 理解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5) 了解不同认知风格的特点,并理解各种认知风格对教育的影响。

(6) 了解社会文化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7) 了解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差异。

三、教师心理

( 一) 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1.知识要点:教师的角色。

2.考核要求:理解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各角色的任务。

(二) 教师的专业品质

1.知识要点: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2.考核要求:

(1) 掌握教师的专业品质不同分类标准。

(2) 了解教师基本信念的类型及各类型的含义。

(3) 理解教师知识的类型。

(4) 理解教师需具备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5) 理解不同个性品质的教师在教学中的不同表现。

(三) 师生互动

1.知识要点: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影响,师生的相互作用。 

2.考核要求:

(1) 应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含义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 了解师生互动的模式。

(3) 了解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

(四) 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1.知识要点: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2.考核要求:

(1) 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2) 理解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区别。

(3) 了解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不同途径要求和操作方式。

(4) 掌握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途径。

(五) 教师职业倦怠

1.知识要点: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及表现,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

2.考核要求:

(1) 掌握职业倦怠的概念及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

(2) 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3) 了解预防和克服职业倦怠的策略。

四、学习心理导论

( 一) 学习及其分类

1.知识要点:  学习的一般概念,学习的特点,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分类 。

2.考核要求:

(1) 掌握学习的概念。

(2) 理解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3) 掌握一般学习的特点。

(4) 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

(二) 学习与脑

1.知识要点:  学习与脑的关系。

2.考核要求:了解学习与脑的关系。

(三) 学习理论发展

1.知识要点:  行为倾向的学习理论,认知倾向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考核要求:

(1) 了解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

(2) 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五、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一)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1.知识要点: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华生的旧行为主义理论。

2.考核要求:

(1) 了解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的过程。

(2) 掌握经典性条件反射的相关概念。

(3) 了解华生的情绪学习实验。

(4) 理解华生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

(5) 应用: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二)  桑代克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1.知识要点:桑代克的学习实验,学习的定律。

2.考核要求:

(1) 理解桑代克的学习联结理论。

(2) 掌握桑代克学习的三大定律。

(三)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1.知识要点: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强化理论,行为的学习理论。

2.考核要求:

(1) 掌握强化、泛化、普雷马克原理、行为塑造的概念。

(2) 理解操作条件反射原理。

(3) 掌握强化的种类及强化程序。

(四)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1.知识要点:社会认知理论,观察学习,行为主义新进展。

2.考核要求:

(1) 掌握观察学习、直接强化、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的概念。

(2) 理解观察学习的过程。

(3) 了解交互决定理论。

六、认知学习理论

( 一) 早期认知学习理论

1.知识要点:格式塔学习理论,符号学习理论。

2.考核要求:

(1) 掌握顿悟学习、符号学习、潜伏学习的概念。

(2) 理解格式塔理论的主要观点。

(3) 了解托尔曼符号学习的原理。

(二)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1.知识要点:认知表征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学习与教学的基本原则,发现学习。 

2.考核要求:

(1) 掌握认知结构、发现学习的概念。

(2) 了解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3) 理解表征的三种形式及其特点。

(4) 理解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概念及作用。

(三) 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1.知识要点:有意义学习,认知同化过程,接受学习。

2.考核要求:

(1) 掌握有意义学习含义及条件。

(2) 掌握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的概念。

(3) 理解讲授学习的原则。

(4) 掌握先行组织者的概念、种类。

(5) 应用:先行组织者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

(四)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知识要点:信息加工学习过程,学习的条件。

2.考核要求:

(1) 理解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2) 了解学习加工过程。

(3) 掌握学习的八个阶段理论。

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 建构主义思想的源泉与基本观点

1.知识要点:建构主义思想的源泉,建构主义分类,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2.考核要求:了解建构主义思想的渊源与分类。

(二) 个人建构主义

1.知识要点:生成学习理论,认知灵活性理论。

2.考核要求:

(1) 了解生成学习、随机通达教学的概念。

(2) 了解生成学习理论的过程。

(3) 理解建构主义的学生观、知识观、学习观。

(三) 社会建构主义

1.知识要点: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情境性认知,支架式教学,建构主义评价。 

2.考核要求:

(1) 了解情境性学习、认知学徒制的概念

(2) 掌握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的概念。

(3) 了解建构主义的优缺点。

(4) 掌握支架式教学的分类及操作过程。

(5) 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今教育实践的启示。

(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知识要点:马斯洛的学习理论,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2.考核要求:

(1) 了解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格观、内在学习论。

(2) 了解罗杰斯的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3) 掌握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

(4) 理解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八、学习动机

( 一) 学习动机的概述

1.知识要点:  学习动机的含义、作用,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学习动机的分类。

2.考核要求:

(1) 掌握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的概念。

(2) 了解学习动机的作用。

(3) 掌握学习动机的分类。

(4) 理解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掌握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二) 学习动机理论

1.知识要点: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与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与习得性无力感理论。

2.考核要求:

(1) 了解动机的强化论、需求论、期望理论、控制论。

(2)  理解动机的归因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三)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知识要点:外来动机的激发,内在动机的激发,成就动机的培养与归因训练,消除无 力感与增强效能感。

2.考核要求:

应用: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九、知识学习

( 一) 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1.知识要点:知识的涵义,知识的分类 ,知识的表征,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2.考核要求:

(1) 了解知识的涵义。

(2) 理解知识的分类。

(3) 理解知识学习的类型并掌握相关概念。

(4) 了解知识的表征。

(5) 了解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二) 知识的理解

1.知识要点: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概念的学习。

2.考核要求:

(1) 了解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

(2) 了解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

(3) 了解概念的结构与分类。

(4) 理解概念的获得与运用。

(5) 了解概念的学习与促进。

(三) 知识的保持

1.知识要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理论、知识的保持方法

2.考核要求:

(1) 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 理解遗忘理论。

(3) 了解知识的保持方法

(四) 错误概念的转变

1.知识要点:错误概念及其性质,概念转变及其过程,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为 概念转变而教。

2.考核要求:

(1) 了解错误概念及其性质。

(2) 了解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3) 了解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

(4)  掌握为概念转变而教。

(五) 知识的学习与迁移

1.知识要点:迁移的概念及其分类,迁移的理论与研究,为迁移而教。 

2.考核要求:

(1) 掌握迁移的概念及其分类。

(2) 掌握早期主要迁移理论。

(3) 了解当代迁移理论。

(4)  掌握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5) 应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实现为迁移而教。

十、技能的学习

( 一) 技能概述

1.知识要点:技能概念及其形成,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技能的分类,技能的作用。 

2.考核要求:

(1) 了解技能概念及其形成。

(2) 了解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

(3) 了解技能的分类。

(4) 了解技能的作用。

(二) 动作技能

1.知识要点:动作技能概念及种类,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动作技能的培养 。 

2.考核要求:

(1) 了解动作技能概念及种类。

(2) 了解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

(3) 掌握动作技能培养过程中的练习曲线、高原现象、起伏现象等概念。

(三) 心智技能

1.知识要点:  心智技能概念,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及特征,加里培林的五阶段论,冯忠 良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论。

2.考核要求:

(1) 了解心智技能的概念。

(2) 了解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及特征。

(四) 心智技能的培养

1.知识要点: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心智技能培养中注意的问题。

2.考核要求:

(1) 了解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

(2) 了解心智技能培养中注意的问题。

十一、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 一) 问题与问题解决

1.知识要点: 问题及其分类 ,问题解决的界定。

2.考核要求:

(1) 了解问题及其分类。

(2) 了解问题解决的界定。

(二) 问题解决的过程

1.知识要点: 问题解决的模式,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2.考核要求:

(1) 了解问题解决的模式。

(2) 掌握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3) 了解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 问题解决的训练

1.知识要点: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一般问题能力的训练,专家 与新手,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考核要求:

(1) 掌握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概念。

(2) 了解一般问题能力的训练。

(3) 了解专家与新手的特点及区别。

(4) 应用:教学实际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 创造性思维

1.知识要点:创造性思维概念及特点,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2.考核要求:

(1) 掌握创造性思维概念及特点。

(2) 掌握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概念。

(3) 了解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十二、  学习策略

( 一) 学习策略概述

1.知识要点: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分类,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 关系,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2.考核要求:

(1) 掌握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特征。

(2) 掌握迈克卡学习策略的分类。

(3) 了解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

(4) 了解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二) 认知策略

1.知识要点: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考核要求:

(1) 理解复述策略。

(2) 理解记忆规律。

(3) 掌握遗忘曲线及规律。

(4) 应用:如何进行合理复习。

(5) 理解精细加工策略。

(6) 理解组织策略。

(三) 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1.知识要点:元认知策略的结构,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2.考核要求:

(1) 了解元认知策略的结构。

(2) 了解元认知策略。

(3) 了解资源管理策略。

(四) 学习策略的教学

1.知识要点: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常见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 

2.考核要求:

(1) 了解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

(2) 掌握常见的学习策略。

(3) 了解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

十三、  品德心理

( 一) 品德心理概述

1.知识要点:品德的概念,品德的心理结构,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2.考核要求:

(1) 掌握品德、道德的概念。

(2) 掌握品德的心理结构。

(3) 了解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二) 道德发展理论

1.知识要点: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

2.考核要求:

(1)  掌握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  掌握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  了解道德情感的发展。

(4)  了解道德行为的发展。

(5)  理解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三)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1.知识要点:品德的内化过程,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品德培养的方法。 

2.考核要求:

(1) 了解品德的内化过程。

(2) 了解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3) 了解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

(四) 学生不良行为矫正

1.知识要点: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的区分,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学生不良行 为的矫正。

2.考核要求:

(1) 了解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的区分。

(2) 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3)  应用: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十四、教学设计

( 一) 设置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学目标 的设计。

2.考核要求:

(1) 了解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

(2) 了解教学目标的不同表述方法。

(3) 理解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及各类型目标的层次。

(4) 了解目标设计的步骤及要求。

(二) 选择教学模式

1.知识要点:直接教学,探究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 

2.考核要求:

(1) 了解直接教学的概念,理解直接教学的过程和程序。

(2) 了解探究学习的概念,理解探究教学的模式,掌握探究教学方法。

(3) 了解基于问题学习的概念及其特征,理解基于问题学习的环节及要求。

(4) 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理解不同合作学习方法的适用对象及开展模式。

(5) 了解个别化教学的含义及模式。

(三) 设置教学环境

1.知识要点:课堂空间,教学组织,教学媒体。

2.考核要求:

(1) 了解课堂空间设计的不同形式及其功能。

(2) 了解课堂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3) 理解不同教学组织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4) 了解教学媒体的概念,教学媒体选择的要求。

(5) 了解不同教学媒体在教学内容呈现中的特性。

十五、课堂管理

( 一) 课堂管理概述

1.知识要点: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课堂管理的阶段性,课堂管理的目标。 

2.考核要求:

(1) 了解课堂管理、课堂气氛、纪律的定义。

(2) 理解不同年龄阶段课堂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3) 掌握课堂管理的总目标。

(二) 课堂管理的过程

1.知识要点: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课堂规则和程序的维持和完善。

2.考核要求:

(1) 了解课堂规则和程序设计的构成。

(2) 了解伊伏特逊等人对课堂规则和程序建立的具体规定。

(3) 了解鼓励学生投入学习的具体方法。

(4) 了解处理纪律问题的具体方法。

(三) 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1.知识要点: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行为矫正的原则,使用行为分析程序。 

2.考核要求:

(1) 了解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2) 理解不良行为矫正的原则。

(3) 了解以家庭为背景的强化适用的问题及优点。

(4) 了解集体绩效系统的定义,了解集体绩效系统的实施方法。

(5) 了解个人日志卡和整班代币强化两种行为分析程序。

十六、学习评定

( 一) 学习评定概述

1.知识要点:学习评定的相关概念,学习评定的重要性,学习评定的模式,学习评定的 方法, 良好学习评定的指标。

2.考核要求:

(1) 了解学习评定、测量、测验、课程本位评定的定义。

(2) 了解学习评定的功能。

(3) 了解学习评定三大模式。

(4) 理解布鲁姆按评价功能划分的学习评定类型的使用时机和目的。

(5) 了解常模参照评定和标准参照评定的区别。

(6) 了解正式评定、非正式评定、团体评定和个体评定。

(二) 标准化测验

1.知识要点:标准化测验的类型,标准化测验的优点和不足。

2.考核要求:

(1) 了解标准化测验的定义。

(2) 了解标准化测验的类型,并能说明不同类型的功能。

(3) 了解标准化测验的优点和不足。

(三) 教师自编测验

1.知识要点: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测验的区别,设计测验前的计划,教师自编测验的 具体形式,编制测验的注意事项。

2.考核要求:

(1) 了解教师自编测验的定义和作用。

(2) 了解标准化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的区别。

(3) 掌握编制测验的过程。

(4) 了解教师自编测验的题目类型。

(5) 了解教师自编测验的注意事项。

(四) 真实性评定与评定结果报告

1.知识要点:真实性评定,评定结果的报告方式。

2.考核要求:

(1) 了解真实性评定、概念图、案卷分析、操作评定的定义。

(2) 了解操作评定的具体形式、注意事项。

(3) 了解观察的类型。

(4) 理解评分的步骤。

(5) 了解评分体系。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加群交流

公众号

客服咨询

考试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