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全面支持
方便选课,随时随地学习
下载APP
小程序
希赛网小程序
导航

2023年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专升本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考试大纲

责编:王娟 2023-03-09
资料领取

2023年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专升本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考试大纲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卷面总分: 100 分

第一部分:天华学院办学理念及特色 (卷面分值: 10 分)

一、考试目标

充分了解和认同天华学院办学理念、特色及管理要求。

二、考试方式

笔试,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

三、学习材料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2005 年 4 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校,是一所公益性全日制 民办本科院校。学校坚持走文化立校的育人之路, 形成鲜明教育国际化特色,培养“专、 通、雅”协调发展,富有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适应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初等教育、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未来的目标定位,又经历十多年探索 之路, 学校逐渐形成自身的发展理念:建设文化天华、特色天华、责任天华、活力天华。

1. 天华学院的使命和任务:教育学生做人。建校初期提出“教育学生做人”的宗旨, 2013 年 2 月确定 “为做人而学习”为校训。明确“做人”的内涵: 四种人。

讲究诚信、有责任感的好公民;

找到工作、胜任工作的职业人;

善于思考、是非清楚的明白人;

举止文明、富有教养的儒雅人。

2. 天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专、通、雅”协调发展,富有竞争力的应用型 技术人才,细化为 16 条学生能力与素质标准, 列入本科培养计划。

3. 建立全程全覆盖的通识课程体系,全员阅读30 部经典。

除了专业课程, 专门成立通识学院,打造全程全覆盖、独具天华特色的通识课程体 系, 分为中国文化、世界文明、科学素养、创新思维等板块, 课内外联动, 帮助学生打 通文理、拓宽全面发展的知识面。此外,为学生指定了大学四年必须通读的经典书目, 合计 30 部,按学年制定阅读计划,帮助学生读经典、领悟经典, 并列入检查考核。

4. 以文化长廊为阵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于 2008 年建造了长 400 米的“修身苑” 文化长廊,营造诗文满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组织交响管乐团、天华雅乐团; 开展体 现活力天华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体活动; 鼓励全体学生, 女生人人会功夫扇,男生人人 会军体拳等,培育坚韧品格和阳刚之气。

5. 以辩论训练为抓手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校在全体学生广泛开展中英文辩论训练活动, 每个学年有明确的任务、考核点, 700 多支辩论队伍活跃在校园, 针对社会热点、成长中的关键问题, 通过你来我往的思 想交锋, 既锻炼了思辨能力、合作精神, 也提高了中英文运用能力和演讲艺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 在学生管理中坚持 “三抓三坚持”。

三坚持:坚持两支辅导员队伍,强调的是规训。 坚持德育学分制,强调的是自律。 坚持学生自我管理与服务,强调的是示范。从规训,到自律, 到示范,形成了一个由低 到高,境界不断提升的梯度。

三抓: 抓早晚自习英语学习,提振的是学风; 抓三十部经典阅读,培养的是内在的 文化素养;抓中英文辩论,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这也是一个从低到高, 要求 和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天华学院拍摄了 “天华陪伴你成长”系列教学视频,让学生的早晚自习时间得到充 分利用。视频共 900 多集,分为 5 个系列,《天华教你学英语》 占较大比例,《天华教你 学国学》 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精髓,阐明其现实意义;《天华教你如何思考》讲解设计思 维的理念、案例与应用; 《天华教你怎样做人》 主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天华教 你放眼世界》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培养学生世界眼光。

(深度学习可参考视频《聚焦核心素养,赋能学生发展——天华学院学生管理“三 抓三坚持”特色育人路径介绍》,请关注学校官网招生信息和招生办公众号推送等)

7. 实施德育学分制。

在专业学分体系之外,另设与之平行的德育学分体系, 总分 120 分。把学生的思想 品德、行为规范、素质拓展和公民精神的养成过程纳入统一的德育评价,由学生部门和 庞大的学生自治队伍加以实施,并与毕业、就业直接挂钩。

8. 开展 “活力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推进教育国际化。

2015 年起,全校 7 个轮次,240 门课程,200 多名教师参与,大力推进“活力课堂” 教学改革。自主研制活力课堂通用教学模型, 把课前、课中、课后贯穿为一个整体,运 用智慧教学的手段, 带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学习,课后探究学习,再通过过 程性的综合评价, 用真实的成果体现个性化学习的成效。与此同时,校内坚持一年一度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学生实践能力大赛,把参加高水平赛事作为练兵场所, 形成常态。 近年来, 学校逐步增强中外合作力度,课程合作、项目合作、机构合作同时并举。

全校 30 个专业中,已有 14 个专业在 15 个项目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课程合作, 占全校专业的近 50%。天华学院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申请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正式获 批,是上海民办高校中的首个。

9. 建立正副辅导员两支队伍。

一支是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正辅导员队伍, 他们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 另 一支是由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侦查兵退伍士官组成的副辅导员队伍, 他们都是共产党员, 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主要负责学生的常态化军训, 作风纪律养成, 校园安全维护。两支 队伍在时间上相互衔接, 工作内容上相互配合,共同为学生的教育教学、健康成长保驾 护航。

10. 党员工作站进宿舍。

学校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在学生公寓楼普遍建立党员工作站,并扩展延伸了党员工 作站的功能, 除了结对帮扶, 在学习、生活、活动、安全稳定等方面都要体现服务的职 能。同时, 通过党员工作站,开展经典阅读进宿舍、寝室读书一小时、辩论训练进宿舍、 德育学分进宿舍等活动,带动学生学习、思想、行为等全方面的进步。

四、学习与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分/题)

1. 天华学院的校训是“为______而学习”。 

A.成才    B.做人   C.就业   D.发展

2.为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学生管理服务,学校配备了 ______支辅导员队伍? 

A.1    B.2   C.3   D.4

3. 天华学院活跃着 700 多支______队伍。针对社会热点、成长中的关键问题, 学生要学会阐述观点、与同伴合作去寻找论据,你来我往有思想的交锋,不但要会用母 语,还要会用英文表达。

A.阅读    B.辩论   C.演讲   D.实践

4. 天华学院为学生指定了大学四年必须通读的经典书目, 合计______部。

A.10    B.20   C.30   D.40

5.学校 ______,面向全校开设中国文化、世界文明、科学素养、创新思维等板块课程。

A.通识学院    B.博雅学院   C.创新学院   D.致远学院

6.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天华学院于 2008 年建造了长 400 米的 “ ______ ”文化长廊,

A.格物苑    B.修身苑   C.诚意苑   D.正心苑

7. 在“天华陪伴你成长”教学视频 5 个系列中, 占比最多的是 ______系列。 

A.天华教你学国学      B.天华教你放眼世界

C.天华教你怎样做人    D.天华教你学英语

8. 天华学院的德育学分总计为______分。   

A.100        B.120      C.140      D.180

9. 学校以二级学院为单位, 在学生公寓楼普遍建立 ______,并扩展延伸了其功能, 除了结对帮扶,在学习、生活、活动、安全稳定等方面都要体现服务的职能。 

A.党员服务站    B.党员联络站   C.党员工作站   D.党员充电站

10. 《天华教你如何思考》教学视频讲解了______的理念、案例与应用。 A.逻辑思维   B.逆向思维   C.设计思维   D.底线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 (1 分/题)

1. 天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______ 、______ 、______”协调发展,培养富有 竞争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A.通    B.专   C.优  D.雅

2. 学校开展独具特色的校园文体活动;鼓励全体学生,男生人人会 ______  ; 女生人人会______。

A.军体拳    B.足球操   C.功夫扇    D.太极拳

3. 天华学院活力课堂的通用教学模型, 把 ______、______  、______贯穿为一个整体。 

A.课前    B.课外   C.课中     D.课后

4. 德育学分制把学生的______、______ 、 ______和 ______的养成过程纳入统一的德育评价。

A.思想品德    B.行为规范    C.素质拓展    D.公民精神

5. 2016 年起, 学校逐渐形成的“三抓三坚持”富有自身特色的学生管理支撑体系。 其中“三抓”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A.抓早晚自习英语学习     B.抓三十部经典阅读

C.抓宿舍卫生大检查      D.抓中英文辩论

6. 天华学院的通识课程体系,分为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等板块。 

A.世界文明    B.创新思维    C.中国文化   D.科学素养

7.以下哪些内容包含在校训 “做人”的内涵中?

A.明白人     B.职业人   C.好公民     D.儒雅人

8. 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工作内容上相互配合,全天候、全方位开展学生管理和服务的是 ______。

A.正辅导员     B.副辅导员   C.党务干部    D.学术导师

9.以下哪些任务是天华学院学生必须完成的?

A. 阅读中外经典

B.参加辩论训练

C. 获取德育学分

D.组织社团活动

10.学校逐渐形成的“三抓三坚持”富有自身特色的学生管理支撑体系中,“三坚持” 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A.坚持常态化军训       B.坚持学生自我管理与服务

C.坚持德育学分制       D.坚持两支辅导员队伍

第二部分: 专业技能 (卷面分值: 90 分)

一、考试目标

《健康管理学》是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了 健康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流程、基本策略风险评估 和中医特色、全生命周期、代谢 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骨与关节退变和损伤等方面的健康管理内容。健康 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 也是一种方法, 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 其目的在于使 病人以及健康人群更好地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 并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 医疗支出。本次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健康管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应用情况, 为后续健康服务与管理学课程学习以及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考试范围

详见附件 1 、附件 2

三、参考教材

《健康管理学》,郭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年.

附件 1     健康管理学

第 1 章  绪论

一、健康管理概述

1、基本概念

(1) 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 :是指以现代健康理念, 即以生物、心理 及社会适应能力为基础, 在现代医学模式及中医思想指导下, 应用医学和管理学 知识,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监测、分析、评估,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管理,提供连续服务的行为活动及过程, 达到以最小的成本预防与控制疾病, 提高人群生存质量。

(2)健康管理学:是研究人的健康和健康影响因素以及健康管理相关理论、方 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因此, 学习健康管理学, 必须了解健康、疾病、亚健康以 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3)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危险性增加的因素, 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全面了解和掌握健康危险因素的 相关知识、掌握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方法是开展健康管理活动必备的知识基础和 核心技能。

(4)健康风险评估(health risk assessment,HRA):是指用于描述或估计某 一个体或群体未来发生某种特定疾病或因某种特定疾病导致健康损害甚至死亡 的可能性的方法或工具。

(5)疾病:是指一定原因造成的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的 形态和/或功能发生一定的变化,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限制或破坏, 或早或迟地 表现出可觉察的症状, 这种状态的结局可以是康复(恢复正常) 或长期残存, 甚 至导致死亡。广义的疾病是针对健康而言, 也就是说只要不符合健康的定义, 就 可以认为个体处于疾病状态; 而狭义的疾病是指具有一定诊断标准的, 有具体名 称的疾病(包括综合征)。

(6) 亚健康(subhealth) :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 健康状态者, 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 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 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7)健康管理师:是指从事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咨询、指导和健康 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通过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 认识健康危险因素, 运用健 康风险评估对个体或特定群体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和/或死亡危险性做量化评 估; 并有目的性地改变健康管理对象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降低危险因素, 使 其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的过程得到延缓,甚至逆转,最终达到延长寿命、 提高生命质量和改善人群健康水平的目的。

2、基本特点

(1)前瞻性:即对引起疾病的风险进行准确预测、评估及干预,从而防止或延 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提高人群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社会的医疗成本, 故前 瞻性是实现健康管理价值的前提。

(2)  综合性:即综合运用已有的医学、管理学知识对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 析, 并充分调动一切社会医疗资源, 制订安全高效的干预措施, 建立切实可行的 健康管理方案, 确保资源使用的最大化, 最终达到准确、有效的健康干预这一目 的。故综合性是落实健康管理的保证。

(3) 全程性:即对个体的健康实现全程的关注,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 后防复,实现健康维护的全过程。

(4) 普适性: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且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几乎涵盖所有人 群, 由此决定健康管理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其学科具有明 显的普适性。

3、基本内容

(1) 认识健康状况:指在健康管理理念下采用现代医学和管理学方法,对个体 或群体的健康进行监测、分析、评估, 并及时反馈给服务对象, 让服务的个体或 群体科学全面地了解自我健康状况,找出患病的风险及主要危险因素。

(2) 树立健康理念:指健康管理师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改变 服务对象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咨询、交流与健康教育 等手段,使其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鼓励服务对象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3) 建立健康行为:指健康管理的服务个体或人群在健康管理师的帮助下,在 认识健康状况、树立健康理念的基础上, 进一步的在生活上采取行动, 做出改变, 根据自己的实际健康状况与风险, 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在科学方法的指 导下, 戒除不良习惯,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减少危害健康的风险因素。建立健 康行为是健康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是对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

4、基本步骤

(1) 了解健康状况:通过问卷或者健康体检采集健康信息等方式, 找出危险因 素,从而为下一步制订健康管理计划、实施有效的健康维护做准备。

(2) 进行健康与疾病风险评估:对个体的健康信息(包括个体健康史、既往史、 家族史、生活方式、心理情况及各项身体检查指标)进行综合的数据分析处理, 根据所收集的个体健康信息, 为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同时对疾病发生 或死亡的危险性用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并进行预测,提供评估、预测和指导报告, 其中包括个人健康体检报告、个人总体健康评估报告和精神压力评估报告等。

(3) 健康干预:即健康咨询与指导, 有计划地干预、管理健康。在前两个步骤 的基础上, 以多种形式帮助个人采取行动, 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控制健 康危险因素,实现个人健康管理计划的目标。

5、 目标与人物

(1)宏观目标:调动个体、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 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应。

(2)微观目标: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意识,促进其学习与掌握健康管理知识 和技能, 使个体或群体最终实现自我管理, 降低疾病危险因素, 避免或延缓疾病 的发生、发展, 减少医疗保健费用, 提升健康水平。其最终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 达到身心健康的生活状态。

(3)任务:针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即对个体 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 预的过程。

6、组织形式

社区健康管理组织。学校健康管理组织。工作场所健康管理组织。医院健康 管理组织等。

二、健康管理学的溯源与发展

1、古代起源

2、近现代发展

三、健康管理学的应用与前景

(1) 促进个体健康水平:健康管理贯彻“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采用 多学科知识与科技手段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以既科学又经济安全的形式维护个 体健康。在当代非传染性疾病日益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严峻的情况下, 健 康管理的主要服务对象集中在非传染性疾病高危人群, 为个体健康及自我价值的 实现提供保障。

(2) 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及生产效率; 减少国家医疗开支 ;提高社会文 明程度。

(3) 市场应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企业中的应用。

(4) 前景展望:在全球受非传染性疾病威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健康管理为其 不断攀升的发病率造成的威胁提供了有效的解决路径。实践证明, 其收益率明显 高于传统患病后再治疗的模式。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的本身是顺应时代需求的表现, 随着其持续推广与兴起, 该产业在未来必然会出现多样化趋势并占有越来越高的 市场比重。

第 2 章  健康管理基本策略

一、概述

1、基本概念:健康管理策略是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目标而制订的管理策略。

2、分类: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 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

3、涵盖内容:健康管理策略在内容上,涵盖了健康管理过程的三个方面:健康 信息收集和健康状况监测。健康风险评估与预测。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与管理。

4、战略目标与发展趋势

二、生活方式管理

1、生活方式的概念

狭义的生活方式指个人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行为方 式, 包括衣、食、住、行以及闲暇时间的利用等诸多方面。广义指人们一切生活活动的典型方式和特征的总和。包括劳动生活、消费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政治生 活、文化生活、宗教生活) 等活动方式。

2、生活方式管理

(1) 生活方式管理是通过健康促进技术,如行为纠正和健康教育, 来帮助人们 远离不良行为,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预防疾病,改善健康。

(2) 生活方式管理特点:

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以健康为中心,强调预防为主,并有效整合三级预防;形式多样化,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3、生活方式管理干预技术

(1)生活方式管理干预技术

教育: 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术规范等的社 会活动。一般分为个别指导、集体讲解和座谈会三种形式。

激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 以一定的行为规范 和惩罚性措施, 借助信息沟通, 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 以 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个人目标的过程。在干预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内驱力作用。

训练: 训练是通过一系列的参与式训练与体验, 培训个体掌握行为矫正的技 术。训练是生活方式管理干预技术中最高效的技术。一般包括讲课、示范、实践、 反馈、强化和家庭作业六个部分。

营销: 是利用社会营销技术推广健康行为, 营造健康的大环境, 促进个体改 变不健康的行为。是生活方式管理干预技术中最具社会性的手段。          

 (2)生活方式管理行为分阶段转变模式

前意向阶段(pre-contemplation): 也称为“无打算”阶段。此阶段个体 尚没有意识到自已的行为存在问题, 可能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都没有改变 自已不良健康行为的打算。

意向阶段(contemplation): 也称为“打算转变”阶段。此阶段个体意识 到了行为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能够明白改变可能带来的好处, 打算在近期内(一 般为 6 个月)行动,但同时也意识到改变行为的代价。

准备阶段(preparation): 也称为“准备转变”阶段。此时个体已经下定 决心要改变,且已打算在未来一个月内改变自已的行为。

行动阶段(action):指在过去的 6 个月内,行为已经开始改变。

维持/巩固阶段(maintenance) :行为的改变已经维持一段时间(一般为 6 个月或更长)。

(3)生活行为干预措施和方法

4、生活方式管理策略步骤

收集生活方式信息: 收集管理对象的生活方式信息, 包括饮食、起居、运动、 娱乐、嗜好等。

评估行为危险因素: 根据管理对象的生活方式, 分析判断存在的健康危险因 素。

判断行为改变所处的阶段: 根据行为改变的阶段模型, 对管理对象所处的行为阶 段进行评估。

制订和实施管理计划: 根据个体行为改变所处的阶段, 提出阶段计划, 并与管理 对象进行沟通。

三、健康需求管理

1、健康需求管理概念

(1) 健康需求:指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 人们愿意而且有经济消费能力的相 关卫生服务量。

(2) 健康需求管理: 是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 务,控制卫生成本,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的一种管理方式。

2、健康需求管理实现途径

通过对需方的管理来实现: 主要包括: 寻求手术的替代疗法, 帮助患者减少 特定的危险因素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自我保健干预等。

通过对供方的管理来实现: 可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提倡对医疗服务的理性 消费,提供 24h 电话免费咨询服务,通过互联网等。

3、健康需求管理方法

自我保健服务,就医服务,转诊服务,给予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服务, 健康课堂。

4、健康需求管理的影响因素

每个人感知到的卫生服务需要(即个人对疾病重要性的看法) ,是影响健康 服务需求的最重要因素,它决定了个体寻求卫生服务来处理或预防疾病的方法。 疾病管理

四、 疾病管理

1、概述

(1)概念:根据美国疾病管理协会(Diseas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of America, DMAA) 的定义, 疾病管理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人沟通的系统, 强调患者 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2) 特点:目标人群是患特定疾病的个体; 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 与生活质量;强调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

(3) 目标:实质是在不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 低医疗费用。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健康产业链的各组织和部门间的相互协作, 提供 持续、优质的健康保健服务, 以提高成本效益或得到最佳效果、降低成本, 并在 此基础上提高疾病好转率和目标人群对健康服务的满意度。

2、疾病管理机构体系要素

(1) 机构与管理体系:建立信息系统;持续的质量改进系统;医疗保险。

(2) 疾病管理体系要素:部门的合作;体系的畅通。

3、疾病管理的实施过程

(1) 疾病管理的执行模式

(2) 患者进入疾病管理项目的策略

(3) 患者分层

(4) 制订保健计划

通常有两种方法:由疾病管理者制订;通过临床资源系统提供计划。

(5) 执行保健计划

image.png

(6) 疾病管理效果评价

疾病管理效果评价是衡量疾病管理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评价干预效果应考虑以 下几个方面:

①临床治疗情况:  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病及死亡情况等。

②经济情况:医疗费用、住院、急诊和门诊次数、误工天数、生活质量等。

③患者表现:患者对医生的依从性、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④服务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医生的满意度和管理者的满意度。

五、灾难性病伤管理

1、灾难性病伤管理概念

指为发生灾难性病伤的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的各种医疗保健服务, 是疾病管理的一个特殊类型。

2、灾难性病伤管理技术方法

灾难时期的标准化救治服务被称作紧急标准服务( crisis standards of care,CSC),包含 5 种重要元素:救治过程必须以符合伦理学要求为基础,做 到公正、透明、连续、均衡和有责任心。借助依托的社区机构, 提供预约、教育 和沟通。 CSC 过程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明确的适应证、诱因及责任规定。基于证据的临床过程和操作。

3、灾难性病伤管理的应用

灾难性病伤管理在应用时必须明确影响 CSC 实施的基本因素。

一般来说, 优秀的灾难性病伤管理应具有以下特征: 及时转诊。综合考虑各方面 的因素, 制订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 力的服务队伍, 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医疗服务需要。最大程度地帮助患 者进行自我管理。患者及其家人满意。

六、残疾管理

1、残疾管理概念

(1) 残疾管理的主要目标: 防止残疾恶化; 注重功能性能力而不是疼痛; 设定实 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 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 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 因素;与患者和雇主进行有效沟通;有需要时考虑复职情况;实行循环管理。

(2)残疾管理目的

残疾管理的目的是减少残疾事故发生的频率和费用代价。              

(3)影响残疾时间长短的因素分医学因素和非医学因素                     

2、残疾管理的常用技术:有质量的个案管理;周期管理;职业康复;再就业支 持。

七、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

1、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概念: 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 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 是指通过协调上述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 来对群体和个体提供更为 全面的健康和福利管理。

2、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内容

在分析某个群体健康管理需求的基础上, 为健康管理的实施者提供有效的管 理对象、管理目标、管理路径, 制订科学合理的健康管理方案, 从整体上提升健 康管理的效果、效用和效益。

成功关键: 系统性收集健康状况、健康危险因素、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信 息, 以及评估这些信息和临床及经济结局的关联以确定健康、伤残、疾病、 并发 症、返回工作岗位或恢复正常功能的可能性。

3、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应用

群体健康管理方法,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预防其发生。

二级预防,是在疾病发展前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监测。

三级预防,旨在疾病发生后预防其发展和蔓延,以减少疼痛和伤残等。 

4、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程序

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一般包含以下基本过程:锁定目标人群。明确管理目标。 危险分层。制订保健计划。效果评价。

第 3 章  风险评估

一、健康相关危险因素

1、概述

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factor)是指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与疾病的发生、 发展及预后有关的各种诱发因素,包括生物、心理、行为、经济和社会等因素。 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长潜伏期、弱特异性、联合作用、广泛存在。

2、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

环境危险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心理、行为危险因素 、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二、健康风险评估

1、健康风险评估的概念、产生和发展

(1) 健康风险评估的概念: 根据个体或群体的健康风险因素与健康状况, 来预测 个人的寿命与其慢性病、常见病的发生率或死亡率。

(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2、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

(1) 个人健康信息的收集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问卷的组成主要包括: ①一般情况调查; ②现在健康状况、既往史、家族史调查; ③生活习惯调查; ④其他危险因素, 如精神压力等。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主要 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

(2) 危险度计算

(3) 风险沟通

是个体、群体以及机构之间交换信息和看法的双通道的互动过程, 是一个收信息、组织信息、再现和修炼信息,并为决策服务的过程。

3、健康风险评估的主要作用

帮助个体综合认识健康危险因素, 包括个人特征、环境因素、生理参数、疾 病或临床前疾病状态等。

鼓励和帮助人们修正不健康的行为。

制定个体化的健康干预措施。

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健康管理人群分类:分健康风险的高低和医疗花费的高低两类。

三、 健康风险评估的分类和方法

(1)一般健康风险评估

步骤:收集信息(问卷法),风险计算,评估报告。

风险计算:将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分数→计算组合危险分数→计算存在死亡危险 →计算评价年龄→计算增长年龄→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

(2)疾病风险评估

(3)生命质量评估

(4)生活方式(行为)评估

三、健康风险评估的应用

1、个体健康评估

2、群体健康评估

3、健康保险领域的应用

4、其他应用

第 4 章  健康管理相关知识

一、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1、健康管理相关的人格权与身份权

2、健康管理相关的公共卫生法律制度

公共卫生法(public health legal system)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 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调整人们在公共卫生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 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健康管理相关的疾病预防与控制法律制度

4、健康管理相关的健康相关产品法律制度

5、健康管理相关的医疗服务管理法律制度

二、健康管理相关医学伦理学

三、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

四、健康管理服务营销

第 5 章  健康管理基本流程

一、健康信息收集与管理

1、健康信息来源与收集方法

(1)健康信息的来源:健康信息主要来源于各类卫生服务记录。

(2) 健康信息的收集方法

当需要解决某些专门问题时,需要通过专题调查来获取资料。

(3 ) 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健康信息收集方法。问卷 (questionnaire)是指为了调查和统计用的一种问题表格。

(4) 问卷的一般结构:

image.png

2、健康信息的管理

3、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健康档案: 是记录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 以及自身所 从事过的与健康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的档案。

主要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 历次体检结果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等。

是一个连续且全面的记录过程。

image.png

二、  健康体检与监测

1、健康体检在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体检是采集受检者健康信息的主要途经,是健康评估的基础。

体检是受检者最为关注自身健康的时期,是进行健康宣教的最佳时机。

健康体检也是健康管理的最佳营销时间,促进健康管理市场化的发展。 

2、健康管理体检的定义

健康管理体检是以人群的健康需求为基础, 按照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来选 定体格检查的项目。健康体检是实施健康管理的基石, 其检查的结果对后期的健康干预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三、健康风险评估

1、健康相关危险因素

(1)概述

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factor)是指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与疾病的 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的各种诱发因素, 包括生物、心理、行为、经济和社会等 因素。

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长潜伏期、弱特异性、联合作用、广泛存在。 

2、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

环境危险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心理、行为危险因素 、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2、健康风险评估

(1)健康风险评估的概念、产生和发展

健康风险评估的概念: 根据个体或群体的健康风险因素与健康状况, 来预测个人的寿命与其慢性病、常见病的发生率或死亡率。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2)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

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个人健康信息的收集; 危险度计算;风险沟通

①个人健康信息的收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问卷的组成主 要包括: 一般情况调查;现在健康状况、既往史、家族史调查;生活习惯调查; 其他危险因素, 如精神压力等。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身高、体重、 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

②危险度计算

③风险沟通

是个体、群体以及机构之间交换信息和看法的双通道的互动过程, 是一个收 信息、组织信息、再现和修炼信息,并为决策服务的过程。                

 (3)健康风险评估的主要作用

帮助个体综合认识健康危险因素, 包括个人特征、环境因素、生理参数、疾 病或临床前疾病状态等。

鼓励和帮助人们修正不健康的行为。

制定个体化的健康干预措施。

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健康管理人群分类:分健康风险的高低和医疗花费的高低两类。

3、健康风险评估的分类和方法

(1)一般健康风险评估

步骤:收集信息(问卷法),风险计算,评估报告。

风险计算:将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分数→计算组合危险分数→计算存在死亡危险 →计算评价年龄→计算增长年龄→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

(2)疾病风险评估

(3)生命质量评估

(4)生活方式(行为)评估

4、健康风险评估的应用

(1) 个体健康评估

(2) 群体健康评估

(3) 健康保险领域的应用

(4) 其他应用

四、健康干预方案制定

五、  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1、内容与指标

(1)行为影响因素评价

(2)行为生活方式评价

(3)健康风险评价

(4)健康状况评价

(5)生活质量评价

(6)社会经济评价

2、方法

第 6 章  中医特色健康管理

一、健康管理目标

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其内容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不谋而合

未病先防:一级预防

已病防变:二级预防

瘥后防复:三级预防

二、哲学基础

1、阴阳学说: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2、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 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光明

土爱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五行的交互作用:相生、相克、制化、相乘、相侮、母子相及

3、藏象学说

藏, 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 象, 即脏腑的解剖形态, 即脏腑表现与外的生理 病理现象。

五脏指:肝,心,脾,肺,肾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4、气血津液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的生成: 源于三个方面: 一为先天精气, 来自父母, 脏腑定位在肾; 二是后天 水谷之气, 乃消化吸收之物质, 脏腑定位在脾胃; 三是自然界清气, 由呼吸而人, 脏腑定位在肺。

气的运动:升降出入。

气的作用: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

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

5、经络学说

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三大类

分布特点: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三、发病与病因

1、外感病因:六气和疠气

2、内伤病因:七情、饮食、劳逸适度

3、其他病因:外伤、寄生虫、胎传、毒邪、药邪等

四、体质

1、分类

(1) 平和质(A 型):体态适中、面色红润

(2) 气虚质(B 型):元气不足,气短、疲乏、自汗

(3) 阳虚质(C 型):阳气不足,畏冷怕寒

(4) 阴虚质(D 型):阴液亏少,口干舌燥

(5) 痰湿质(E 型):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

(6) 温热质(F 型):温热内蕴,面垢油光、口苦,苔黄

(7) 血瘀质(G 型):血行不畅,肤色晦暗

(8) 郁质(H 型):气机郁滞,神情抑郁

(9) 特禀质( I 型):先天失常,生理缺陷、过敏反应

2、九种体质的调护措施

五、养生方法

1、精神养生

2、饮食养生: 一要“和五味”,二要“有节制”,三要注意饮食卫生,四要因 时因人而宜。

3、传统运动:太极拳,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

4、经络保健:针、灸、推拿、穴位贴敷

5、娱乐养生:琴棋书画

6、药物养生: 不盲目进补、补勿过偏,辩证进补。盛者宜泻,泻不伤正,用药 宜缓。

7、起居调养:  “天人相应”

第 7 章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一、婴幼儿健康管理

1、婴幼儿期特征

(1) 婴儿期

婴儿期是出生后体格生长最迅速时期,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出生至 12 个月 为婴儿期, 其中从出生到 28d 为新生儿期。新生婴儿脱离母体独立生活, 其生活适应能力尚未成熟,故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

婴儿出生后一年内生长发育速度最快。

(2) 幼儿期

体格生长速度较婴儿时期有所减慢: 但仍然相当迅速。幼儿期每年体重约增 加 2kg,身高第 2 年增加约 11~13cm,第 3 年增加约 8~9cm。头围、胸围迅速 增加。

营养素需要与消化功能不匹配: 生长速度快, 新陈代谢旺盛, 需要的能量和 营养素相对高于成人。喂养不当, 容易患消化功能紊乱、腹泻、营养不良、贫血、 佝偻病等。

认知功能快速发展: 动作、语言、感知觉、认知功能和社会适应能量发展都 非常迅速。

(3) 学龄前期

身高、体重稳定增长: 四肢增长较快, 体重增长落后于身高增长, 身体显得 细长。嵴椎发育已趋于成熟,眼功能发育基本完成,听觉发育完善。

消化吸收能力渐趋成熟:各种消化酶发育完好,消化系统功能已基本发育成熟, 活动量大,消耗的热能和营养素较多,需要的营养较多,容易发生低血糖。

神经心理系统逐步完善: 神经连接继续发展, 出现了功能单侧化, 粗大和精细运 动技能快速提高。

免疫功能活跃:免疫功能已较为完善,学龄前期仍然有些免疫性疾病。

营养素需求较高:生长发育速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对营养素的需求量相对较高, 是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

2、婴幼儿常见意外与健康风险

3、婴幼儿生活起居与健康管理

二、青少年健康管理

1、青少年生理特点

青少年期是指 12~18 岁, 包括青春发育期(adolescence) 及少年期 (juvenile),相当于初中和高中阶段。

2、青少年营养需要

3、青少年合理膳食

三、中老年人群健康管理

1、中老年人群的健康风险:身体成分变化、肥胖、高血压、膳食不合理、运动 缺乏、吸烟、过量饮酒、睡眠困难

2、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干预:合理膳食、营养筛查、运动管理、体重案例、戒烟限 酒、睡眠管理

四、女性人群健康管理

1、青春期女性健康管理

2、孕产妇健康管理

3、更年期女性健康管理

第 8 章 社区健康管理

一、生活社区健康管理

1、生活社区的概念与特点

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由若干家庭组成。 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

特点: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居住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 益。居民之间有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2、生活社区健康管理的内容

(1)居民健康档案

(2)社区健康教育

(3) 0~6 岁儿童健康管理

image.png

(4)孕产妇健康管理

(5)老年人健康管理

image.png

(6)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7)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二、工作场所健康管理

1、职业对健康的影响

2、职业健康监测

3、职业人群健康管理

三、学校健康管理

第 9 章  代谢性疾病健康管理

一、血脂异常

1、概念: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 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水平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降 低。分为:继发性血脂异常和原发性血脂异常

2、危险因素:年龄、抽烟、饮酒、超重或肥胖、生活习惯、家族遗传

3、诊断: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中国人血清 TC 的 合适范围为<5.2mmol/L (200mg/dl), 5.2~6.2mmol/L (200~240mg/dl) 为边 缘升高, ≥6.2mmol/L (240mg/dl)为升高。

4、健康管理方案

(1)个体健康管理方案

(2) 社区健康管理方案

二、脂肪性肝病

1、概念: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 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危险因素: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饮酒量及时间,遗传易感因素, 性别, 其他肝病, 继发性营养不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高脂肪高能量 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肥胖、高 血压、血脂异常)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

3、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诊断标准为: 凡具备下列第 1~5 项或第 7 项中任 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 NAFLD:

(1)有易患因素:肥胖、 2 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2)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140g,女性每周≤70g。

(3)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和自身免疫 性肝病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4)除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肝区隐痛、肝脾大等症状及体征。

(5)血清转氨酶或 γ-GT、转铁蛋白升高。

(6)符合脂肪性肝病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7)肝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4、诊断:.有长期饮酒史, 一般超过 5 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 或 2 周内有大量饮酒史, 折合乙醇量>80g/d。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 的影响。乙醇量(g)换算公式=饮酒量(ml) × 乙醇含量(%) ×0.8。

5、健康管理方案

(1)个体健康管理方案

(2) 社区健康管理方案

三、肥胖症

1、概念:肥胖症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 是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2、危险因素: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饮酒,吸烟。

3、诊断:肥胖程度指标: BMI 和腰围(中心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 ≥85cm)。

4、健康管理方案

(1)个体健康管理方案

(2) 社区健康管理方案

四、2 型糖尿病

1、概念: 2 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 由于多发于成年, 又称成人发病型 糖尿病。该病由多种病因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人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 从而出现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在高血糖的体内环境中, 大血管、微血管、神经等 都会发生病变, 进而危害心脏、肾脏、眼睛等器官。 2 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 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                                       

2、危险因素:遗传因素,超重和肥胖,体力活动不足。                      

3、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 或随机血糖≥11.1mmol/L 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6.1mmol/L 为正常。

4、健康管理方案

(1)个体健康管理方案

(2) 社区健康管理方案

五、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1、概念: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但不足以导致痛风,只有尿酸盐在机 体组织中沉积下来造成损害才出现痛风; 血尿酸水平越高, 未来 5 年发生痛风的 可能性越大。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时血尿酸水平不一定都高。

2、危险因素: 性别和年龄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密切相关,超重与肥胖, 三高膳食,饮酒,高糖摄入,剧烈运动,其他因素,工作生活环境。

3、诊断:化学手段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尿酸盐结晶的痛风石;需要或者存在或 者关节液存在尿酸盐结晶或尿酸盐沉积。

4、健康管理方案

(1)个体健康管理方案

(2) 社区健康管理方案

第 10 章  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管理

一、冠心病

1、概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或缺血性心脏病( ischemic heart disease)。

发病机制: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 的心脏病, 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分为两类: 慢性心肌缺 血综合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吸烟、不健康饮 食、其他: 缺乏体力活动, 脑力活动紧张, 经常有工作压迫感; 遗传因素, 家族 中有在年轻时患冠心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是这种情况者的 5 倍; 性情急躁、 好胜心和竞争性强、不善于劳逸结合的 A 型性格者。

3、临床表现与诊断: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稳定型心绞痛、隐匿型冠心病、缺 血性心肌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4、治疗: 药物治疗: 硝酸酯类化合物、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 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抗栓(凝)药物;介入治疗;冠状动脉 外科旁路术(搭桥术)

5、健康管理方案

(1)个体健康管理方案

(2) 社区健康管理方案

二、高血压

1、概念: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 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

2、危险因素: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其他 危险因素。

3、症状:一般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

4、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胸部 X 线检查、动态血压监测(ABPM)、眼底检 查、颈动脉超声等。

5、健康管理方案

(1)个体健康管理方案

(2) 社区健康管理方案

三、脑卒中

1、概念:  “脑卒中” 又称“ 中风”“脑血管意外 ” ( 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 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2、发病机制: 绝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学变化是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 管急性闭塞, 导致对应的脑组织缺血缺氧, 并最终导致脑组织坏死, 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的原因: 80-85%是原发性出血,以高血压引起的出血为主。

3、危险因素:高血压、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其他心脏病及无 症状颈动脉狭窄。

4、临床表现: 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 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煳、 眩晕伴呕吐、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或抽搐。

5、健康管理方案

(1)个体健康管理方案

(2) 社区健康管理方案

第 11 章  恶性肿瘤的健康管理

一、肺癌

1、肺癌(lung cancer) 为原发于支气管、肺的癌, 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 上皮,包括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等几种主要类型。

2、危险因素:吸烟、衰老和慢性病、职业性暴露、环境污染、遗传因素、其他 危险因素。

3、预防:一级预防: 不吸烟及戒烟、预防职业性肺癌、减轻及避免环境污染; 二级预防:高危人群中进行肺癌筛检;三级预防。

4、筛查:低剂量螺旋 CT 筛检、痰细胞学检查、血液分子标志物检测。

二、肝癌

1、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gastric cancer,GC) 包括肝细胞癌(HCC,占 75 %~ 85%) 和肝内胆管细胞癌(占 10%~15%) 以及其他罕见类型, 是人类最常见、恶 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

2、危险因素:HBV 和 HCV 感染、化学性因素、性别和年龄、疾病状态、吸烟和 饮酒、其他因素。

3、预防:一级预防: 接种肝炎疫苗、传播途径预防、改变生活方式、慢性病毒 性肝炎的治疗;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4、筛查:甲胎蛋白、超声、 AFP 与超声的联合使用。

三、胃癌

1、危险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因素、遗传因素、胃部疾病、其他相关因素和疾 病。

2、筛查对象与方法:我国 40 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着上升,因此建议以 40 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四、乳腺癌

1、危险因素:年龄、体脂量、月经及生育史、家族史。

2、预防: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积极锻炼;避免使用外源性雌激素;药物预防; 预防性手术切除

3、乳腺癌的筛查:X 线、超声、MRI 检查、穿刺与活检

五、结直肠癌

1、危险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因素、遗传因素、肠道疾病史等。

2、预防:一级预防: 饮食调整、改变生活习惯、治疗癌前病变;二级预防:早 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

3、筛查:直肠指检、基于粪便的检查、基于血液的检查。

六、子宫颈癌

1、宫颈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妇女, 20 岁以前罕见, 40~60 岁为发病高峰, 60 岁以后呈下降趋势。

2、危险因素:HPV 感染、宫颈炎、行为学及生活习惯。

3、预防:降低 HPV 感染风险;建议女性远离吸烟场所,吸烟女性戒烟;开展防 癌宣传, 普及基本卫生知识, 宣传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 重视高危人群, 进行登 记随访使其及时治疗。

4、筛查:细胞学检查筛查、 HV 检测筛查、生物标志物检测。

七、前列腺癌

1、概念:前列腺癌(prostatic carcinoma) 是发生于前列腺的恶性肿瘤, 是男 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类型以腺癌(腺泡腺癌, 占 95% 以上)为主,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相对少见。

2、危险因素:年龄、种族和地域、遗传因素、雄激素、生活方式与饮食因素、 感染因素、职业与环境因素、慢性病。

3、预防:加强相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早诊断早治疗、预防性手术切除、饮 食预防、注意体育锻炼。

4、筛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直肠指诊、其他筛查、高危人 群。

第 12 章  骨与关节退变和损伤健康管理

一、骨质疏松症

1、概念: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 量减少、骨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多见于绝经后女性 和老年男性。

2、发病机制:生物学因素、力学因素、一般性因素

3、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性别、年龄、种族、家族史;可控因素:饮食、疾 病、用药、生活方式。

4、分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5、临床特点: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呼吸功能下降、骨密度降低。

6、治疗原则: 运动、营养、预防摔跤。

二、运动系统退行性病变和损伤

1、概念: 运动系统退行性病变(degenerative disease of locomotion system)  简称运动系统退变(degeneration of locomotion system), 也称为运动系统 慢性损伤(chronic injury of locomotion system) 是一组临床常见的病损。  参 与运动的结构无论是骨、关节、肌、肌腱、韧带、筋膜、滑囊及其相关的血管、 神经等,均可因长年累月的机械运动而受到损害, 当损伤与修复的过程失去平衡, 就会产生退变, 表现出相应的临床运动系统损伤主要指运动系统在外力作用下所 产生的组织结构的改变, 并引发相应的功能障碍。运动系统损伤根据致伤原因分 为冲击伤、烧伤、冷伤、挤压伤、刃器伤、火器伤、辐射伤, 与健康管理关系密切的为跌伤和运动伤,都属于。

2、发病机制: 局部组织反复被使用、局部组织微损伤、局部组织异常紧张、痉 挛、环境温度变化、长期、反复、持续地重复同一个姿势、局部产生异常应力、 应力分布不均、急性损伤转为慢性损伤。

3、危险因素: 长时间坐位、搬运重物、长时间低头、长时间负重行走、急行军、 高强度体育训练竞技、长时间不当使用震动器械,重复单调动作。

4、临床特点:局部长期慢性疼痛,无明显外伤史;特定部位压痛点或肿块,特 殊的体征;无明显急性炎症表现;有过度活动史;工作习惯或职业史。

5、治疗原则:病因治疗;理疗、按摩等物理治疗;非甾体抗炎药; 封闭治疗; 手术治疗。

第 12 章  其他慢病健康管理

一、抑郁症

1、概念、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抑郁障碍(depression disorder) 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是一类以显着而持久 的情绪或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 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可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如幻觉、妄想等。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 甚至因此 死亡。抑郁障碍单次发作至少持续 2 周, 常病程迁延, 反复发作, 每次发作大多 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可造成严重的社会功能损害。

2、风险评估与预测

3、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1)核心症状:心境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

(2)心理症状群:心理学伴随症状(焦虑、自责自罪、精神病性症状、认知症 状以及自杀观念和行为, 自知力等) 和精神运动性症状(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等)。

(3) 躯体症状群: 睡眠障碍、饮食和体重改变、精力丧失或乏力、性功能障碍、 疼痛、心动过速、口干、便秘等。

(4)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 与其处境不相称, 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 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甚至出现幻觉(hallucination)、妄想(delusion)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型激越很显着。

抑郁障碍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

4、健康管理方案

二、老年痴呆及轻度认知损害

1、概念、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痴呆是指获得性的、持续的认知障 碍。临床上以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无意识障碍。 痴呆主要发生于老年期, 故称为老年痴呆, 指的是发病于老年期的各种痴呆, 而 老年性痴呆则特指阿尔茨海默病。临床上常见的老年痴呆有阿尔茨海默病(AD)、 血管性痴呆(VD) 、额颞叶痴呆(FTD) 、路易体痴呆(DLB) 等多种类型, 其中 以阿尔茨海默病最为常见。

2、风险评估与预测

3、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1)早期:近记忆障碍为首发症状。

(2)中期:会出现时间及地点定向障碍,失用、失认,言语不流畅,情绪易激 惹,可出现片段性幻觉、妄想(被窃、嫉妒妄想多见),需家人日常监护。

(3)晚期:不认识家人,个人卫生、吃饭、穿衣都完全需要他人照顾,好斗或 消极, 出现明显的锥体系或锥体外系症状, 如肌张力增高、运动徐缓, 严重时可 呈强直性或屈曲性四肢瘫痪。

(4)诊断首先应根据临床表现作出痴呆的判断,然后根据对病史、病程特点、 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心理测验与辅助检查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排除其他 原因所致的痴呆,才能诊断 AD。

4、健康管理方案: AD 的预防应当遵循“早期、全面、系统、长期”的原则开展。

三、慢性阻塞性肺病

1、概念、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以气流受限为特征, 且 气流受限不能完全逆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 2019 修订版将其定义为:一种常 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以持续性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 通常是由 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炎症仍是 COPD 进展的核心机制。危险因素:吸烟  (包括主动和被动吸烟) ;职业性粉尘和化 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

2、风险评估与预测

(1)症状评估

目前已有数种评估 COPD 症状的问卷, GOLD (2011版) 选用改良英国应用医学委 员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或 COPD 评估测试(CAT), mMRC≥2 或 CAT 总分≥10 表明症状较重。

(2)肺功能评估

对于气流受限程度, 仍采用肺功能严重度分级, 即 FEV1 占预计值 80%、50%、30%为分级标准:

image.png

(3)急性加重风险评估

GOLD 肺功能分级 3 或 4 级表明具有高风险;根据患者急性加重的病史进行判断, 在过去 1 年中有≥2 次急性加重,表明具有高风险。

(4)并发症评估

COPD 患者常合并心血管、骨质疏松、焦虑和抑郁、肺癌、感染、代谢综合征和 糖尿病等,其中以心血管病、抑郁和骨质疏松最常见。

(5) COPD 的综合评估

应综合评估患者情况,进行分组,为治疗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3、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4、健康管理方案

四、慢性肾脏病

1、概念、发病原因、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根据 2012 国际肾脏病组织“肾脏病: 改善全球预后” (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指 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定义为: 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超过 3 个月,具体肾损伤指标见下表。

image.png

GFR 下降        GFR≤60 mL/  (min·1.73 m2)  (GFR 分期: G3a~G5 期)

注: 1.以上任意一项指标持续超过 3 个月; 2.至少满足 1 项。

GFR:肾小球滤过率; AER:尿白蛋白排泄率; A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2、风险评估与预测                                            

3、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4、健康管理方案与案例

附件 2  健康管理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健康风险评估的步骤为:  (    )

A.  采集个人健康信息→信息录入→随访→跟踪指导→效果考核与评价

B.  跟踪指导→采集个人健康信息→信息录入→效果考核与评价

C.  跟踪指导有→采集个人健康信息→信息录入→随访→效果考核与评价

D.  采集个人健康信息→信息录入→跟踪指导→随访→效果考核与评价 

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健康管理中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  (    )

A、以个体为中心, 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B、以健康为中心, 强调预防为主

C、以社区为中心, 强调配套设施的改造

D、形式多样化

3.关于体重指数(BMI) 的说法, 哪一个是错误的:  (    )

A、19-24 是正常范围

B、≥24 为超重

C、≥28 为肥胖

D、<19 为消瘦

4.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一级预防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是:  (    )

A、健康教育           B、定期做肺功能检测

C、戒烟                  D、加强体育锻炼

5.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血脂是:  (    )

A、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

B、甘油三酯

C、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           

D、总胆固醇

6.下列哪一项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

A、吸烟                         B、高血压

C、饮酒                         D、高胆固醇血症

7.糖尿病诊断条件中 OGTT 试验的餐后 2 小时血糖水平为:(    )

A、≥7.0mmol/L

C、≥7.8mmol/L

B、≥11.1mmol/L

D、≥6.1mmol/L

8. 中医诊治的主要原则是:  (    )

A、因病施治

C、因人施治

B、同病异治

D、辩证施管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非遗传因素的乳腺癌危险因素:  (    )

A、年龄                         B、月经及生育史

C、体重                         D、吸烟

10.人体氮的唯一来源是:  (    )

A、维生素                       B、膳食纤维

C、蛋白质                       D、脂肪

二、名词解释(3 小题, 每题 5 分,共 15 分)

1.健康管理

2、健康促进

3 、个人健康档案

三、简答题(5 小题,每题 7 分,共 35 分)

1、健康体检在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2 、简述微观健康管理策略的分类。

3、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和分类分别是什么?

4、肺癌和肝癌有哪些共性的危险因素?它们的筛查方法分别是什么?

5、简述青少年生理心理上的特点及健康管理要点。

四、论述题(3 小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患者陈某,性别男,65  岁,今年三次不同日血压在 165~170/92~95mmHg。根据询问 得到患者基本信息为,身高 170cm,体重 80kg,患者体型偏胖,有长期吸烟史。无高血压 家族史,且血糖正常。

(1)患者是否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为几级高血压?

(2)根据患者的 BMI,判定其是否肥胖?

(3)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4)针对此患者,你的健康管理方案是什么?

2、患者王某,性别女,65 岁, 因为腿部静息痛来医院就诊。空腹血糖为 6.5mmol/L,不吸 烟不喝酒, BMI 为 28.0kg/m2 ,腰围 85cm。

(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糖尿病的分类是什么?

(2)根据患者的 BMI,判定其是否肥胖?

(3)引起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4)针对此患者,你的健康管理方案是什么?

3、现有一个 5000 名员工的企业,公司的主要业务是 IT 咨询。人群的平均年龄为 30 岁,男 女比例为 2:1,工作任务重,经常需要出差,没有自己的运动场所。请根据该人群的实际情 况,回答以下问题。

(1)从健康管理角度看, 一般选择体检套餐的原则是什么?

(2)请你为该公司员工体检设计调查问卷(列举主要内容)。

(3)简述身高的测量方法。

(4)体检结果显示,该人群中吸烟、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的比例为 30%,25%,40%,15%, 肥胖的干预侧重于生活方式的干预, 简述具体干预原则包括哪些?

hot-yin.gif2023年全国专升本考试大纲汇总

23考试时间汇总23考试政策汇总

23年全国专升本报考指南及备考资料汇总

23招生计划汇总23招生学校汇总

23招生政策汇总23招生专业汇总

23年报名费汇总23年报名流程汇总

更多信息请点击查看>>>专接本考试大纲专栏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加群交流

公众号

客服咨询

考试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