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由希赛小编整理的中级通信互联网技术知识点精讲之数据定义,希望能帮助学友们。具体内容如下:
数据定义
关系数据库系统支持三级模式结构,其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中的基本对象有表、视图和索引。因此SQL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定义表、定义视图和定索引,如表8-4所示。
视图是基于基本表的虚表,索引是依附于基本表的,因此SQL通常不提供修改视图定义和修改索引定义的操作。用户如果想修改视图定义或索引定义,只能先将它们删除掉,然后再重建。
1.定义、删除与修改基本表
(1)定义基本表
建立数据库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定义一些基本表。SQL使用CREATETABLE语句定义基本表,其一般格式如下:
CREATETABLE<表名>(<列名x数据类型>{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列名x数据类型>[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其中,<表名>是所要定义的基本表的名字,它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属性〈列〉组成。
建表的同时通常还可以定义与该表有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这些完整性约束条件被存入系统的数据字典中,当用户操作表中数据时由DBMS自动检查该操作是否违背这些完整性约束条件。如果完整性约束条件涉及该表的多个属性列,则必须定义在表级上,否则既可以定义在列级,也可以定义在表级。
(2)修改基本表
随着应用环境和应用需求的变化,有时需要修改己建立好的基本表,SQL用ALTERTABLE语句修改基本表,其一般格式如下:
ALTERTABLE<表名>
[ADD<新列名><数据类型>[完整性约束]]
[DROP<完整性约束名>
[MODIFY<列名x数据类型>]
其中,<表名>是要修改的基本表,ADD子句用于增加新列和新的完整性约束条件,DROP子句用于删除指定的完整性约束条件,MODIFY子句用于修改原有的列定义,包括修改列名和数据类型。
(3)删除基本表
当某个基本表不再需要时,可以使用DROPTABLE语句将其删除。其一般格式如下:DROPTABLE<表名>
基本表定义一旦删除,表中的数据、此表上建立的索引和视图都将自动被删除掉。因此执行删除基本表的操作一定要格外小心。
2.建立与删除索引
建立索引是加快査询速度的有效手段。用户可以根据应用环境的需要,在基本表上建立-个或多个索引,以提供多种存取路径,加快查找速度。
(1)建立索引
在SQL中,建立索引使用CREATEINDEX语句,其一般格式如下:
CREATE[IUNIQUE]INDEX<索引名>
ON<表名>(<列名>[<次序>][,<列名>[<次序>]]...);
其中,<表名>是要建索引的基本表的名字。索引可以建立在该表的一列或多列上,各列名之间用逗号分隔。每个<列名>后面还可以用<次序>指定索引值的排列次序,可选ASC(升序)或DESC(降序),缺省值为ASC。
UNIQUE表明此索引的每一个索引值只对应数据记录。
(2)删除索引
索引一经建立,就由系统使用和维护它,不需用户干预。建立索引是为了减少査询操作的时间,但如果数据增加删改频繁,系统会花费许多时间来维护索引。这时,可以删除一些不必要的索引。
在SQL中,删除索引使用DROPINDEX语旬,其一般格式如下:
DROPINDEX<索弓|名>;
删除索引时,系统会同时从数据字典中删去有关该索引的描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