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竞赛> 普法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6条规定“其他严重情况”,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A.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B.拨打诈骗电话一千人次以上的

C.发送诈骗信息两千条以上的

D.拨打诈骗电话两千人以上的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应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的情形有()。

A.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的

B.发送诈骗信息3000条以上的

C.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的

D.拨打诈骗电话300人次以上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依据2011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具有()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266条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A.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B.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C.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D.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选项中,以诈骗罪从严惩处的情形有()。

A.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B.诈骗残疾人、老年人的财物的

C.造成被害人自杀的

D.通过发送短信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酌情从重处罚。

A.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B.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

C.诈骗在校学生的财物

D.利用“钓鱼网站”链接、“木马”程序链接、网络渗透等隐蔽技术手段实施诈骗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不法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电子化方式发送虚假信息,对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郑某冒充银行客服发送短信,称张某手机银行即将失效,需重新验证。张某信以为真,按短信提示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后,又将收到的编号为135423的“验证码”输入手机页面。后张某发现,其实是将135423元汇入了郑某账户。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郑某将张某作为工具加以利用,实现转移张某财产的目的,应以盗窃罪论处

B.郑某虚构事实,对张某实施欺骗并导致张某处分财产,应以诈骗罪论处

C.郑某骗取张某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应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论处

D.郑某利用电信网络,为实施诈骗而发布信息,应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论处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2016年5月以来,某市发生了大量冒充公检部门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许多市民接收到如下内容的短信:“
你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钱,你已被某公安机关网上通缉,以下是通缉令的链接网址http://www.xxx.xx,某市公安局电话02×—87××××63。”为遏制此类犯罪的高发势头,公安机关绘制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流程图(图1),对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的年龄和职业人群进行了分析(图2、图3)。同时,广泛开展了犯罪预防宣传工作,并对公众是否关注这项宣传工作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关注人群仅占4%。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主犯角色是()。

A.一线话务员

B.境外窝点管理者

C.金主

D.取款组(水军)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泛滥与网络管理、通信管理、金融管理等众多因素相关,只有采用多机构协作治理犯罪模式,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的势头。下列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的正确说法有()。A.加大金融转账管理力度,可以有效阻止电信诈骗赃款转移,减少犯罪收益

B.对境外疑似电信诈骗电话进行技术拦截,可以有效减少犯罪机会

C.网络实名制无助于解决电信诈骗者匿名的问题

D.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可以有效减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仅凭人群数量多寡判断,当地公安机关开展预防宣传活动所面向的重点人群最有可能是()。A.51岁以上人员

B.31岁到40岁的政府、事业单位人员

C.41岁到50岁人员

D.21岁到30岁的公司职员

该类犯罪通常包括下列流程:①金主策划,②转移赃款,③分赃,④汇款,⑤发送诈骗短信,⑥话务员引诱被害人上钩,⑦设置窝点,⑧购买个人信息。比较下列犯罪流程,排序正确的是()。A.①⑦⑧⑤⑥②④③

B.①⑧⑦⑤⑥④②③

C.①⑧⑤⑦⑥④②③

D.①⑦⑤⑧⑥④②③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如()

A.冒充公检法诈骗

B.冒充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各类机构工作人员诈骗

C.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招嫖等各种形式进行诈骗。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B.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行为,违反社会秩序

C.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D.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甲乙丙三人从丁处购买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并组织人员利用网络电话实施诈骗行为,获利一百余万元,并由戊负责转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乙丙三人在境外实施该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则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B.甲乙丙三人为组织者,三人对全部的诈骗行为承担责任

C.丁明知甲乙丙三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然非法向其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丁为共犯

D.戊明知款项为诈骗所得,仍帮助甲乙丙在不同银行账户间频繁划转,戊为共犯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