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通信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构成“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情形。

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构成“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情形。

A.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浏览次数达到3000次

B.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300次

C.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十分痛苦的

D.2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_____。

A、情节轻微

B、没有太大影响

C、情节严重

D、无过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两高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虚假信息造成的公共秩序严重混乱”,指的是导致网络空间公共秩序严重混乱。()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列行为不属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是()。

A.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

B.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组织、指使他人在信息网络上加以散布

C.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

D.在信息网络上散布对某政府官员实名举报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两高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虚假信息是针对不特定的自然人或者单位、公共事件编造的虚假事实。()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规定,以()定罪处罚。

A.故意伤害罪

B.寻衅滋事罪

C.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D.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按照《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什么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A.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B.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C.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D.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E.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于网络违法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阐述“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隋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其中包括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万元以上。

A.5,2

B.2,5

C.5,3

D.3,5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什么叫诽谤

什么是商业诽谤?商业诽谤有哪些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