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工程类考试> 岩土工程师> 基础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三角测量中,高差计算公式h=Dtanα+i-ν,式中ν的含义是: A.仪器高 B.初算高程 C.觇标高(中丝读数) D

三角测量中,高差计算公式h=Dtanα+i-ν,式中ν的含义是: A.仪器高 B.初算高程 C.觇标高(中丝读数) D.尺间隔(中丝读数)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三角测量中,高差计算公式h=Dtanα+i-ν,式中ν的含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地形测量中,用视距法测量地形点。将经纬仪安置在山顶的控制点上,测定山脚某点,测得上、下丝尺间隔为0.846m,竖盘的盘左读数为L=92º31′,中丝读数V=1.56m,已知仪器高i=1.42m,测站点的高程HO=123.913m,求测站点到立尺点间的平距和立尺点的高程。(竖直角计算公式为α=90°-L,指标差x=0)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设地面A、B两点间相距80m,水准仪安置在AB中点时,测得高差hAB=+0.228m;将水准仪移至离A点(内侧)3m
设地面A、B两点间相距80m,水准仪安置在AB中点时,测得高差hAB=+0.228m;将水准仪移至离A点(内侧)3m处,读取A点水准尺上中丝读数 a′=1.666m,B尺上中丝读数b′=1.446m,则仪器的i角为()。

A.21.4″

B.-21.4″

C.20.0″

D.20.3″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A点进行视距测量,A点的高程为HA=1918.380m,仪器高i=1.40m,测得视距为36.8m。现在B点立尺,中丝读
数为1.45m,垂直角为87°16′,则B点的高程为()。

A.1920.083mm;

B.1916.577mm;

C.1920.086mm;

D.1916.573m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的高程为40.000m,后视中丝读数为1.125m,前视中丝读数为2.571m,则前视点B的高
程应为()。

A.43.696m

B.38.554m

C.41.446m

D.36.304m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前尺中丝读数
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前尺中丝读数0728,则高差hAB为()米。

A.-0.938

B.-0.466

C.0.466

D.0.938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视距测量时,经纬仪置于高程为l62.382m的A点,仪器高为l.40m,上、中、下三丝读得立于B点的尺读数分别
为l.019m、1.400m和1.781m,求得竖直角a=-3o12′10〞,则AB的水平距离和B点高程分别为()。

A.75.962m,158.131m

B.75.962m,166.633m

C.76.081m,158.125m

D.76.081m,166.639m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为()。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B.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C.后视读数+前视点高
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为()。

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B.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C.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D.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水准测量视距读数取()。A.中丝B.上丝,中丝C.上丝,下丝
水准测量视距读数取()。

A.中丝

B.上丝,中丝

C.上丝,下丝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A.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B.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
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

B.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

C.使用DS3进行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D.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