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自考专业课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所谓"灌输”,实际上是指语文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推断与预设,将知识直接输送给学生的教学行为;当这样的教学行为构成了整堂课的教学形式之时,这堂课就可称为"灌输型”的语文课。()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所谓"灌输”,实际上是指语文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推断与预设,将…”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教师在上语文写作课时,外面飞进来一只小鸟,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该教师灵机一动,临时决定进行题为“赏鸟、说鸟、写鸟”的活动体验课,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对该教师的教学评价不恰当的是()。

A.这堂语文课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是生成的,与预设无关

B.体现了写作应该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材立意

C.该课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D.体现了教师激发和保护学生写作兴趣的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决定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是

A.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

B.是否理解学生

C.与学生的有效交际

D.理解自己

本题为单选题,请给出正确答案,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决定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是【 】

A.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

B.理解自己

C.与学生的有效交际

D.是否理解学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教师在上语文写作课时,外面飘起的雪花吸引了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该教师灵机一动,临时决定进行过程为赏雪、说雪、戏雪、写雪的活动体验课,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对该教师的教学评价不恰当的是()。

A.这堂语文课充分的体现了语文课堂是生成的,与预设无关

B.体现了写作应该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材立意

C.该课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D.体现了教师激发和保护学生写作兴趣的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指()。A.教学效能感B.教学归因C.教学
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指()。

A.教学效能感

B.教学归因

C.教学评价

D.教学判断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富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阶段论,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主要关注的问题是()。①学生喜欢我吗?②备课是否充分?③怎样上好每堂课?④如何安排教学时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所谓融合,指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预设与操作都是"开放”的,与"灌输”与"诱导”中教师有明确的"结论”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学。这体现了哪一类型的课的结构()。

A.单一课

B.综合课

C.练习课

D.复习课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高校根据学生课堂人数计算教师教学工作量及津贴。 该校教学工作量折算方案: (1)学生数小于等于2
某高校根据学生课堂人数计算教师教学工作量及津贴。

该校教学工作量折算方案:

(1)学生数小于等于29人,教师教学工作量折算系数为1;

(2)学生数大于等于30人、小于等于59人,教师教学工作量折算系数为1.4;

(3)学生数大于等于60人、小于等于89人,教师教学工作量折算系数为1.8;

(4)学生数大于等于90人、小于等于119人,教师教学工作量折算系数为2.2。

教学津贴计算方案:每堂课基础津贴30元×折算系数。

该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及津贴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学校管理部门调查发现课堂学生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不满意;很多老师不愿意承担课堂学生数少的专业课,教学工作安排难度加大;老师抱怨学生数29名和30名的课堂,每堂课津贴竟相差12元,明显不合理!

根据以上素材,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为解决方案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请提出修改工作量折算方案的思路。(5分)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