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省考)> 公共基础知识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蚂蚁在从蚁穴回到食物源的途中,会留下一种称为信息素的化学物质。蚂蚁根据信息素的气味,来回于蚁穴和食物源之间,把食物运回蚁穴。当气温达到摄氏45度以上,这种信息素几乎都会不留痕迹地蒸发。撒哈拉沙漠下午的气温都在摄氏45度以上。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如果蚂蚁不是依靠信息素的引导把食物运回蚁穴,那么一定依靠另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在气温达到摄氏45度以上时不会蒸发

B.蚂蚁无法在撒哈拉沙漠存活

C.在撒哈拉沙漠存活的蚂蚁,如果不在上午或晚上觅食,那么一定不是依靠信息素气味的引导把食物运回蚁穴

D.蚂蚁只在上午或晚上觅食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蚂蚁在从蚁穴回到食物源的途中,会留下一种称为信息素的化学物质…”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觅食过程中。成百上千只蚂蚁在蚁穴和食物所在处之间来来往往,最终都能够在相对最短的时间内得到食物,却从来不会有拥堵现象出现。德国科学家赫尔冰发现,避免道路拥堵是基于蚂蚁之间的交流。在一条路有可能出现拥堵时,返回的蚂蚁就向迎面过来的同伴发出信息素,让它选择另一条路。他认为,人类可以采取相同方法减少车辆拥塞现象。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是()

A.聪明蚂蚁启发人类解决交通拥堵

B.解决难题,从蚂蚁觅食中找思路

C.互通情况,绕道可避免遭遇拥堵

D.蚂蚁的不拥堵与人类的车辆拥塞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相互间能交流信息。一只蚂蚁找到食物后,能找来许多同伴帮忙搬运。研究发现,蚂蚁交换信息时,有一种蛋白质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蚁患的防治。上述文字重在强调:

A.防治蚁患的方法与策略

B.蚂蚁利用蛋白质交换信息

C.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

D.蚂蚁根据群体性需求交流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生物学研究发现,成群的蚂蚁中,大部分蚂蚁很勤劳,寻找、搬运食物争先恐后,少数蚂蚁却东张西望不干活。当食物来源断绝或蚁窝被破坏时,那些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懒蚂蚁”则“挺身而出”,带领众伙伴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懒蚂蚁效应的是:

A.通信工程师待遇优厚,工作时间自由,擅长攻克技术难题

B.在金融危机中,某外贸公司凭借多元化经营手段渡过了难关

C.某汽车公司鼓励员工创新,允许员工在上班时间钻研技术

D.某经理用人不拘一格,看重的是坚韧和正直,而非学历背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教授迈克尔.卡斯帕里说,此前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全球变暖可使蚂蚁发生变
异,其身长将是变异前的三分之一。他警告说:体形变小的蚂蚁繁殖更快,更容易向外扩张它们的领地,因此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蚂蚁数量会剧增。 由此可以推出()。

A.蚂蚁的繁殖与遗传和气温关系密切

B.小蚂蚁个体更适应气温高的环境

C.全球变暖会使大蚂蚁的数量变少

D.如果全球气温不再升高,蚂蚁的数量就不会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幼虫的食物有什么?

A.蜜汁

B.苍蝇

C.蝉

D.蚂蚁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蚂蚁怎样寻找食物?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一群蚂蚁将食物从A处运往B处,如果它们的速度每分钟增加1米,可提前15分钟到达,如果它们的速度每分钟再增加2米,则又可提前15分钟到达,那么A处到B处之间的路程是()米。

A.120

B.180

C.240

D.270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只要天上有太阳并且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街上总有很多人穿着皮夹克。只要天下着雨并且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街上总有人穿着雨衣。有时,天上有太阳但却同时下着雨。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有时街上会有人在皮夹克外面套着雨衣

B.如果街上有很多人穿着皮夹克但天没下雨,则天上一定有太阳

C.如果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并且街上没有多少人穿着皮夹克,则天一定下着雨

D.如果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但街上没人穿雨衣,则天一定没下雨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一只蚂蚁发现了一只死螳螂,立刻回洞找来10只蚂蚁搬,搬不动;然后每只蚂蚁回去各找来10只蚂蚁,还是
搬不动;于是每只蚂蚁又回去找来10个伙伴,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死螳螂拖回洞里。问一共有多少只蚂蚁参加了搬运?

A. 1210

B. 1257

C. 1331

D. 1441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