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政法干警> 行测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到社会生活中所发出的各种声响,人类无法离开声音。但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却缺

乏有效保存声音的技术手段。在留声机与唱片问世以前数千年内,声音虽然川流不息地承载、传递地文明与生活,但它的初始内容却无法得到保存,许多记载于历史文献的声音遂成绝响,这是文明的一大遗憾。直至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人类在记录、复制声音的领域内取得了突破,留声机、唱片相继问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类为有效保存声音的初始内容做出了长期的努力

B.声音保存技术是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之一

C.录音技术的突破使得人类文明得以更完整的留存

D.声音资料的匮乏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缺憾之一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到社会生活中所发出的各种声响,人类无法离…”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

人能够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 HZ。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MP3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字声音格式。下面关于MP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MIDI相比,表达同一首乐曲时它的数据量比MIDI声音要少得多

B.MP3声音是一种全频带声音数字化之后经过压缩编码得到的

C.MP3声音的码率大约是56Kb/s左右,适合在网上实时播放

D.MP3声音的质量几乎与CD唱片声音的质量相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人类无法听到频率低于____Hz的声音。

A.10

B.20

C.50

D.1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信息作为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存储、传输、利用的知识和经验总和的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人耳对一个声音的感受性会因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发生改变。一个声音能被人耳听到的最低值会因另一声音的出现而提高,这种现象就是听觉掩蔽。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听觉掩蔽的是:

A.吵闹的课间,老师得大声说话,同学们才能听到

B.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觉得听到的音量逐渐变小

C.人类无法听到蝙蝠等动物发出来的超声波

D.安静的房间内,我们能够听到闹钟“滴答”的声音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电子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A.只能是文字B.只能是文字与图形图像信息C.只
在电子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

A.只能是文字

B.只能是文字与图形图像信息

C.只能是文字与声音信息

D.可以是文字、声音和图形图像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我们把海螺壳扣在耳朵上,可以听到像海潮一样的声音,其实这是()。A. 风吹进海螺壳的声音
我们把海螺壳扣在耳朵上,可以听到像海潮一样的声音,其实这是()。

A. 风吹进海螺壳的声音

B. 颅内血液流动的声音

C. 海螺运动发出的声音

D. 外界的杂音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当事人提供的声音资料证据,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述有关声音速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声音的速度与频率无关。B.声音的速度在气温高时变快。C.声
下述有关声音速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声音的速度与频率无关。

B.声音的速度在气温高时变快。

C.声音的波长乘以频率就是声音的速度。

D.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