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污泥在灼烧前的处理基本工艺为()。

A . 流态污泥→脱水→浓缩→污泥→贮存→灼烧

B.流态污泥→浓缩→脱水→污泥→贮存→灼烧

C.流态污泥→污泥→脱水→浓缩→贮存→灼烧

D.流态污泥→污泥→浓缩→脱水→贮存→灼烧

答案
收藏

参考答案:B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 污泥在灼烧前的处理基本工艺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污水处理厂拟采用三沟式氧化沟处理工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氧化沟基本构成包括:氧化沟池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流装置

B. 采用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时,必须设置初次沉淀池

C. 三沟式氧化沟无需设置专门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装置

D. 三沟式氧化沟将曝气、沉淀工序集于一体,并具有按时间顺序交替轮换运行的特点,其运转周期可根据处理水质的不同进行调整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有很多处理方法,在污泥浓缩、调理和脱水等处理工艺基础上,根据最终处置方式要求,选择不同的处理技术,若污泥处理最终目的是填埋,下面哪种技术适合()

A.采用厌氧消化处理

B.采用石灰稳定处理污泥和粉煤灰

C.高温好氧发酵处理污泥

D.污泥超声波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为1500m3/h,原污水经初沉池处理后出水的BOD5为 200mg/L,设计出水BOD5为
20mg/L。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曝气池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2g/L,设计污泥龄12天,污泥产率系数和衰减系数分别为 0.61/kgVSS/kgBOD5和0.049d-1,则曝气池的容积应为()m3。

A.18354

B.14935

C.18760

D.17652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污泥的好氧消化工艺适用大、中、小水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以下关于污泥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初次沉淀池污泥含水率达99%,剩余污泥含水率介于95%~97%之间

B.浓缩的目的在于回收其中的水分

C.污泥可采用好氧工艺处理

D.污泥浓缩主要去除污泥颗粒表面的吸附水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哪项对我国污泥“预处理一厢式压滤脱水”工艺组合的特征或处理结果的描述是正确的()

A.“高温高压预处理(或称水热处理)一厢式压滤脱水”工艺,污泥易脱水到含水率60%以下,且压滤液COD和氨氮都很低

B.“加石灰等无机化学药剂预处理一厢式压滤脱水”工艺,污泥易脱水到含水率60%以下,且污泥干基有机质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微生物沥浸预处理一厢式压滤脱水”工艺,污泥易脱水到含水率60%以下,但污泥干基有机质百分含量降低50%以上

D.“加PAM絮凝剂预处理一厢式压滤脱水”工艺,较难将污泥脱水到含水率60%以下,但污泥干基有机质百分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中,采用二沉池,其主要功能是()。 A.在有氧的条件下,进一步氧化分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中,采用二沉池,其主要功能是()。

A.在有氧的条件下,进一步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B.利用物理法截留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以减轻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C.去除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

D.去除生物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以污泥形式存在的生物絮体或已经死亡的生物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污水处理厂地处北方某市,采用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日处理水量50×104t。其水处理工艺流程为:外来污水--格栅--泵--曝气沉沙--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沉池出水。二沉池出水大部分排入河里,部分出水经过沙滤等深度处理工艺,通过加氯消毒,成为中水用于园林绿化和洗车等,达到回用目的。工艺产生的污泥,经过浓缩、中温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发电。在该厂区主体及辅助设备、设施包括,格栅6台,曝气沉沙池2座(21m×12m×4.3m),初沉池12座(75m×28m×2.5m),曝气池12座(95m×28m×6m)二沉池12座(直径50m,有效深度4.0m),鼓风机8台(600m3/min),污泥浓缩池6座(直径23.5m,有效深度5.5m),污泥消化池8座(直径20m,有效深度25m),带式压滤机10台,沼气柜3座,沼气压缩机4台,发电机7台。2000年6月,污水处理厂液氯用完,需到外地某焦化厂加灌液氯。当日晚上9点,液氯到厂。由于液氯站前修路,汽车无法通行,厂负责人张某命司机赵某将车停在距离液氯站200米的路边,并找来20名民工用平板车运液氯罐。由于民工不懂安全规程,在搬运过程中,用滚动、拖拉、倾倒等方法,致使多个液氯罐阀门松动,造成大量液氯在车间泄露进而引发爆炸,造成9人死亡,另有11人住院接受治疗。事故发生后,厂负责人进行了上报。根据以上事故案例回答以下问题: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造成该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负责人瞎指挥和工人违章操作,这种危险有害因素属于()。

A.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B.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C.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D.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城市现有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x104m3/d,采用“A2O+高效沉淀+深床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达
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景观河道。厂区内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内设6个甲醉储罐,单罐最大储量为16t)。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置,废气净化后分别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拟在厂区预留用地内增建1座污泥处罝中心,设计规模为160t/d总绝干污泥量,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板框脱水+热干化”处理工艺。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40%,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污泥消化生产的沼气经二级脱硫处理后供给沼气锅炉。沼气锅炉生产的热水(80℃)和热蒸汽(170℃)作为污泥消化,干化的热源。污泥脱水生产的滤液经除磷脱氰预处理后回流污水处理厂。

新建污泥处置中心的主要构筑物有污泥调理间,污泥消化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其中,污泥调理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均采取全封闭负压排风设计,分别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适宜温度22-30℃),废气除臭后分别经3根15m高排气筒排放。污泥干化生产的废气温度约60-65℃,H2S,NH3浓度时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10倍,沼气罐区与污水处理厂甲醇加药间相距280m,设有16个800m3沼气囊(单个沼气囊初期量为970kg)。

本项目所在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现状厂界东侧650m有A村庄,东南侧1200m有1处新建居民小区。本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并有投诉。

经预测分析,环评机构给出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为:污泥处罝中心3根排气筒对A村庄的恶奥污染物贡献值叠加后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对A村庄的恶臭影响可以接受。

(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沼气临界里50t,甲醇临界里500t)

问题:

1.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5)

2.本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5)

3.给出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4)

4.指出环评机构的恶臭是影响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6)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关于混凝处理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混凝法是印染废水处理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两种

B . 混凝法可设置在生物处理前或生物处理后,有时也作为唯一的处理设施

C . 常用的混凝剂有碱式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混凝法对去除COD和色度都有较好的效果

D . 混凝法设置在生物处理前时,混凝剂投加量较大,污泥量较小,易使处理成本提高,并增大污泥处理与最终处理的难度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