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3年
下载APP
小程序
希赛网小程序
导航

预约成功后,不错过重要时期

点击预约

系统分析师:系统分析的经验总结

责编:gdw890628 2011-02-14

  现特谈一谈对系统分析的看法,总结一下之前的工作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做需求分析,我觉得最重要的任务是简化业务流程、规则、逻辑;丰富用户体验;

  一、 尽量将复杂的用户需求抽像成最简单的业务规则、数据库结构来实现。因为需求是不可能一下子就确定的,假设我们刚开始对核心需求的实现方式增加了一点点的复杂性,比如说多加了一个表,一个藕合字段,那么对于以后的扩展我们就有可能要去制定更加复杂的规则去适应,从而“被逼”消耗更多的工作,使用更加复杂的结构和业务规则。尤其当需求发生不断变化时,改变这种体系所要花费的代价也会随之几何级上升(因为一般是不可逆的),用户的可操作性也会随之越低,并增加了其使用上的难度,从而不得不对其进行培训。

  二、 对于一个面向公共(大用户群、非公司内部系统)的系统,要充分进行“二八”划分;一个系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要关注最广大的80%的用户,因为另外20%的需求很可能会使另外的80%的人产生困扰;一般人最容易记得7个字以内的句子,同样大部分软件只有20%的功能是经常使用到的,对于互联网公众平台来讲对另外不常用的80%需求的“重视”,只会分散开发人员的注意力,使用户体验、易用性、可操作性下降,并增加系统复杂性、维护和运营成本;因此要将主要精力放到那20%功能的开发上。

  三、 对于核心产品,业务规则和逻辑的设计万不可草率,并且不要集中由“一类”人去做;要从全局的角度制定业务流程,最好一开始就将最终使用和开发者纳入业务流程、规则、逻辑设计队伍。并充分讨论精简后完成产品的整体构架设计,然后进入编码阶段。综合考量成本/效果的比例,舍弃对系统可能产生混乱的设计,并想办法最寻找简单的替代方案。而且尽可能一开始就确定数据库的主体框架,而非去制定每一步的细节。

  四、 对于功能宠大、业务复杂的系统,我认为用户需求接受比在 5:3:2 左右是正常的, 相当于10条需求中有5条可以完全接受的,有3条需要将实现方式略加改变而达目的,但一般有1~2条无法实现是正常的,因为可能会对系统造成较大的复杂性或不利于扩展,而且很有可能跟现有系统的功能产生冲突。不利于系统结构最简化,增加系统运营成本的不可控风险。

  五、 当公司的主打产品经历过数次功能扩展、升级后,而造成的构架复杂性、数据库负载、稳定性、可操作性和用户友好度下降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考虑将关联性不大的功能分离成相对独立的几个系统,只进行核心数据表进行共享,以此增强各个分系统的可重用和可靠性。从而避免只向一个大型系统输出复杂性,造成可靠性下降,以及维护、运营成本的上升。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加群交流

公众号

客服咨询

考试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