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5ACBCD
6-10CADBC
11-15CAACB
16-20CBDBB
21.简答: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阶段。
【参考答案】
加里培林将智力技能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
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
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五语动作阶段。
22.简答:美育的途径。
【参考答案】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3)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23.简答:教育实验的基本要素。
【参考答案】
(1)变量。包括实验变量、反应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干扰变量)。
(2)事前测验与事后测验。
(3)实验组和控制组。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材料:
【参考答案】
(1)沈老师的做法遵循了一下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值得我们学习。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材料中,沈老师自己给小叶买了字典,引发了小叶羞愧心理,从道德情感入手对小叶进行了教育,遵循了这一规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斗争变化的过程。学生不断作出反应、斗争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拼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材料中,沈老师在发现小叶的情况时,没有当众批评她,遵循了这一规律。
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材料中,沈老师从小叶的实际情况入手对小叶进行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2)如果你是名小学教师。处理类似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教育性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长的成长为目的。教师要本着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教师要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解矛盾、教育全班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对方方面面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尽量做到公正公平,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达到“惩前,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②客观性原则。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定势思维”的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因为自己的主观随意导致理问题不公,不能偏心,不能以老眼光看着以势压人,那样只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其越错越远。
③有效性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讲究效果。教师处理突发事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方法和措施的效果如何,要用“育人”的态度去看事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无论什么事都应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看到消极、不利的面,又看到积极、有利的一面。
④可接受原则。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能使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不能强加于入,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积极加以改正。
⑤冷处理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处理事件就会顺利得多。对于有些突发事件,教师不应急于表态,急于下结论,而应冷静地观察一段时间,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去处理。但是“冷处理”不是不处理,也不是拖到不能再拖时再处理,而是先进行正常的活动,等活动结束后再处理。
25.材料:
【参考答案】(1)该校的行为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评价理念的要求,具体表现如下;①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材料中,该小学对学生实施表现性评价、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与以往大不相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②注重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材料中,教师通过设计写请束的任务,促进了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这是对新课改课程功能三维目标注重的体现。
③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材料中,通过《绘本》的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
④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材料中,对学生实施表现性评价,注重了对学生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
⑤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求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希赛网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材料中,学生的评价由教师、家长志愿者、中高年级学生志愿者组成评价小组,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评定等级。正是体现了教学主体多元化。
(2)在该校实施的表现性评价中,教学评价起到了如下功能:
①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主要是指教学评价可以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有定向引导的功能,能引导评价对象趋向于理想的目标。材料中,在教学评价的引导下,使教学活动往着预定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全面。
②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和维持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被评价者的内部潜力,提高其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材料中,学校的教学评价使得学生越来越活跃,对于课程也有极大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