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3年
下载APP
小程序
希赛网小程序
导航

关于我10月开始备考,207分上岸的一些经验

责编:罗双香 2024-06-14
资料领取

这段时间,很多24届考研的童鞋,都向小赛发来了“已上岸”的好消息,在分享他们上岸喜悦的同时,也总结出了一些备考心得。这其中的很多经验,对正在备考的25考研儿,也是很有价值的。

以下是小念童鞋的备考经验分享,小赛已整理成文~

我是一个工作已经七八年时间的打工人,供职于一家国内大型的物流公司,贸易合规岗位,工作正处于上升期,平时比较忙。

我是2023年的10月份才开始备战管理类联考,目标院校是吉林大学。

因为时间紧,基础一般,就选择了跟班学习,本来想着能够擦线进复试也好,后来结果确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的最终联考分数是管综141分;英语66分;总分是207分。

身边也有很多人问我,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是怎么拿到高分的,回顾了一下我的备考经历,最大的感受是:稳定强项,适当提升弱项,不要过于关注自己的弱项。

我的弱项主要是逻辑,可以说是零基础,相对来说,我对数学、写作和英语大致有概念,就暂定为强项吧。

我当时把这些考试科目进行了简单梳理后,就开始规划在每个科目上花费的时间。按照“查漏补缺”的思维,我在自己的弱势科目上花的时间最多,相对而言,其他优势的科目就比较少了。

大致算了下,我在逻辑这一项上,学习时间占比40%,花的时间最多,但是最终分数上确是最差的,只有35分。其他强项科目分别是数学占比35%,成绩是50分,算是一般;写作占了15%,成绩55分,算是较好;英语占比10%,成绩是66分,也还行

其实,从考试结果来看,真正稳定分数的还是强项,弱项即使花费了大量时间,效果也不尽人意。如果,我当时能够把大量花费在弱项上的时间挪一些出来进一步提升强项,可能强项这些科目的分数会更好一点。所以,这里我想强调一下的是,如果备考时间短,就不要按照“查漏补缺”的复习思维照葫芦画瓢儿,别在弱项上花费太多时间,还是“扬长避短”比较保险。

当然,既然能够在最后几个月内高分通过初试,说明我在每个科目上的学习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给大家的,下面具体来说说——

管综数学这块,我主要是根据老师的录播课理顺思路。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几何、数值、统计等问题上基础较好,就在复习前期多刷这几个板块的题,巩固题感。对于均值不等式、数列等模块的知识内容,虽然基础稍弱,但是能听懂,可以着重提升,因此在复习中期,主要就用来做这些模块的题,补齐短板。而像排列组合和概率,属于完全不擅长的模块,听课提升也小,于是果断放弃,挪出更多时间在自己有能力提升的知识模块了。

管综逻辑这块,前面有说到,对我来说是弱项,于是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最多,每节课我都会细听,也做了很多模拟题,不懂的就问老师。听课过程中,由于推理题之前是0基础,所以做了很多练习,也有进步,但是做题效率不高,导致考试时题目没做完。对于论证逻辑题,我也刷了大量题,虽然有一定提升,但是发现还是很难深入,时间也消耗了,就没有进一步提升。总体来说,逻辑这块因为是弱项,花的时间最多,但考的还是最差,因此,我觉得没必要在弱项上花费太多时间。

管综写作这块,我是着重听前面两年的真题讲解,主要是为了把握考试得分点,掌握一些万能主题以及写作思路,这对于小作文和大作文都是适用的。小作文可以根据得分点把思路稳定成写作手法,注重提升写作速度。大作文的写作,由于我们是现代管理类联考,因此建议能够使用一些现代相关的企业管理类的案例作为论据,尽量避免使用古人治国理念或者名人轶事这类偏虚的。

英语这块,建议直接在刷真题的过程中扩充词汇量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注重真题卷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在做题时就可以做好笔记,对答案时顺便就进行翻译和背诵,整个过程下来,相当于在做题的过程中就扩充了词汇量、提高了阅读和口语水平,不需要再分模块、分阶段进行复习了,关键还能直接抓住考点,练习做题的感觉。这里,多一句嘴,英语考试的时间比较充沛,建议在写作时可以现将作文写在草稿纸上,再腾写在试卷上,字迹工整也是加分项。

热门:管理类联考择校小程序,快速匹配目标院校

备考:MBA真题 |  MBA免费资料

课程:MBA免费课程MBA热门课程

推荐:2025管理类联考全年备考时间轴2025管理类联考备考计划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加群交流

公众号

客服咨询

考试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