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同学在准备考研时,总会抱着一种技多不压身的想法。想要参加各种建模竞赛英语竞赛等等,这种想法背后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花在这些竞赛上的时间成本是否划算还值得商榷。
首先,不同学校对于竞赛经历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些学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顶级学府对于本科经历可能会比较看重。但是大部分学校都不太会问到这个问题,更多的还是秉持一种“分数公正”的态度,通过初试和复试的分数决定是否招收。因此,面对这种不确定的情况,贸然将考研学习时间挪到准备竞赛上是一种不太明智的决定。
换句话说,竞赛经历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是加分项但并不是必要项,最关键的点还是在于初试和复试的成绩。毕竟过了初试才算拥有了入场门票,如果连初试线都过不了,那么再多的竞赛经历和奖杯奖牌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毕竟连导师的面都无法见到更何谈展现自己呢?
此外,参加竞赛的时间节点也很重要。如果你正在大二或大三阶段,有较多的课后闲暇时间,那么准备参加一些竞赛是合适的。参加竞赛的这一部分经历可以在后续复试过程中的自我介绍部分捎带一下,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加分项。但如果你已经处在大四阶段,离考研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那么这个时期还是建议专心备考,查漏补缺,不要再想着关于竞赛的种种好处了,临近考试更需要知道主次轻重。
总而言之,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简历好看一些,那么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准备竞赛上是不太划算的,因为竞赛经验对于绝大部分高校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