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关于二战
陈同学 | 二战 | 湖南某211新闻学
“我属于霸得蛮性格,不管几战我都要考”
“焦虑的根源:在于迟迟不行动。情绪永远比行动快一步,就会一直陷在焦虑里”,这是陈同学从失利的一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今年是陈同学二战湖南某211的新闻学了,相比去年没有目标地各种搜集资料、看经验贴,今年的她更加游刃有余了:能清晰地列出学习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做考博英语真题,不再追求套数,而开始尝试“理解”。情绪低落的时候,会抽出一个中午的时间,独自去岳麓山底下的大学城逛一逛,她说这里充满朝气,看到大学生们的活力,会让自己重新燃起对求学的渴望。尽管这段考博时光对陈同学来说不算痛苦,但她昨晚还是做了个噩梦。梦见自己在进入复试,在考新闻的英语面试,老师提问没有一个单词能听懂,场面非常尴尬!她惊叫着把自己从梦里拉了出来。意识到自己越害怕面对什么,就应该越去解决什么,现在补救,总比现实里的噩梦要强。
关于未来,她也不止一次想过,无论是二战还是三战,这个博士上定了。陈同学说:“我就是典型的湖南人霸得蛮性格,不管几战我都要考”。
故事二:关于在职读博
甘同学 | 复旦医学院已上岸丨目前是三甲医院医生
“培养自己的战略耐心,这是一个博士的必修课”
在排名很靠前的三甲医院里,如果你去看病,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的主治医生如果不是医院正式编制,大多医生都会捧着书或单词狂背,甘同学就是在职读博考生之一。三甲医院的设施水平,医疗技术,尤其是专家队伍都是顶尖,这也就直接要求医生自身的能力素质必须过硬,可以说客观上提高了准入门槛。另一方面,从全医疗系统从业者的整体素质来看,学历越来越高也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所以医学生都在尽早做读博规划,也很正常。
甘同学就是在当医生很多年以后,工作中决定读博的。当时博士班级里应该有三分之一的博士都参加过工作,所以在职读博并不尴尬,不用过分关注读博的年龄。相反,工作过的人有着比较实用的工作经验和项目经历,能够更快的上手,便于导师开展产业化研究。所以大龄读博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我们能做的是敦促自己早日出科研成果,争取不要延期。然后耐下心把博士读完,四五年过得会很快。
“培养自己的战略耐心,这是一个博士的必修课”。
故事三:关于退伍读博
李同学 | 当兵两年退伍丨备战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军校考博,圆自己的绿色军营梦”
李同学从军校研究生毕业之后,还去广东当了2年的义务兵。退伍回来就和朋友一起租了学校附近的房子,全力备考。其实还在部队的时候,她就决定考博并且开始准备了。李同学说,在部队里,领导就十分支持他考博,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没有特殊安排的情况下,会尽可能给他多一些的学习时间。来之不易的备考机会,他当然会牢牢抓住。
李同学报考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原因:这所学校不仅招收女生人数多,而且招收文科生人数也比较多,自己本就是军校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这个军校是十分有利的。她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十分明晰,就是想当一名军人,扎根部队。考博对她来说,更像是退役后回到社会的一次融入。有好的结果更好,就算没能上岸也在短期内重新捡起了专业知识。备考于她而言绝对是物超所值的一段经历。不得不说,服役的经历,也让她拥有超出常人的自律和耐性。
李同学说:军校的体检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具体细则还有很多。所以我现在不光在备考英语,也要积极锻炼身体,每天背完单词、做完阅读理解,也会在小区跑上五公里,争取英语、专业文化、身体素质都一次达标,继续圆自己的绿色军营梦。
为了明年10月桂花香,加油!
每个考博的人,都盼着来年十月闻到花香,那个来自梦中学府的桂花香。敢于考博的人,是不会轻易认命的。这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舍我其谁的霸气,他们也并不会轻易展露。小赛想对每一位24考博的同学说:“没有什么是必须得到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失去的”。只要行动,就会让你朝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