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看编制类型
体制内单位在职在岗工作人员,编制身份大概有两种: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行政编制指在党政机关工作、执行国家职能及政治体系管理职能,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由行政经费开支的工作人员,通俗地讲,就是公务员(选调生等);事业编制的构成就比较复杂了,以公办学校为例,在职教师的编制是专业技术岗位编制,后勤部门是拥有工勤编制的事业人员,管理层可能是管理岗位事业编制。
同样类型的事业编制,在不同的事业单位,也会有保障上的巨大差异。公办学校和地方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编制为全额事业编制,在编人员的工资福利由地方财政全额保障;但公立医院或其他归为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编制大多为差额事业编制,地方财政只保障员工的部分工资和福利。
如果报考的编制是行政编制(公务员),博士和本科生、专科生一样,都要参加笔试,不可能跳过笔试直接参加面试。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考公务员”是指社会上的统招统考,少数地区实行的“聘任制公务员”招考,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如果报考的是事业编制,确实有一部分岗位,博士不需要参加笔试,比如一些公办学校招聘新教师,博士学位的应聘者可以直接参加面试;一些公立医院招聘新员工,会给博士发放“绿色通行证”,让他们跳过笔试,直接进入面试。
第二点:看地方或招聘单位的要求
事业单位是各地自行管理的、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机构,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制度和管理制度会有一些差异。有些地区或有些单位为了引进人才,在事业编制招考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制度创新,允许高学历人员不参加笔试。
也有一些事业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允许下,对报考该单位的高学历人员实行简易的招聘程序。比如一些高中学校招聘新教师采取“本科生先笔试、再面试,研究生直接面试”的策略。
虽然在很多类型的编制考试中,博士不具有免笔试的资格,但高学历人员在考编过程中,以及考上编制后,是具有明显优势的,且学历越高优势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