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希分享的是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的7大知识点图片希望看过后,能助你备考一臂之力!
01物质资料生产
在初级经济师的考试中,某个知识的概念和定义也是经常会考到的点。对于物质资料生产,首先你要知道它的定义。
物质资料生产的定义: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和生存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劳动资料:如工具、场所、道路等。
劳动对象:未经人类加工的,如树木;经过人类加工的,如钢铁。
另外,还有一些重要概念是需要大家记住的!
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的劳动: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生产工具:是最重要的劳动资料。
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指标。
02财产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财政支出中的计算,这里面出现了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三个指标,这三个指标都是有可能考计算的。其实单纯从计算的角度来说,这个计算难度并不大,但是考试的时候有可能会把它弄混,所以在这里我会附一个口诀来帮助大家进行一个区分。
财政支出增长率:(当年财政支出一上年财政支出)/上年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
口诀:两率之比是弹性,两额之比是边际。
03财产支出的分类方法
财政支出的分类,就是把财政支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成的不同类别。财政支出分类方法中有两个不同的分类,一个是功能分类,一个是经济分类。
财政支出功能分类:公共物品的类别(大方向)。
比如:外交、国防、医疗、教育等。
财政支出经济分类:为提供公共物品所付出的成本(具体用途)。
比如:工资、购买商品和服务等。
04信用的形式
信用的形式按照不同主体来分,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商业信用: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关的信用,包括赊销、预付和分期付款等形式;企业直接向社会集资,主要是采取发行公司(企业)债券的形式。
银行信用:银行通过存、放款形式的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是典型的间接信用;在当代已成为信用关系中的主体和基本形式。
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指一国政府向本国居民举借债务,以解决国库收支临时性、季节性的不一致或弥补国库赤字的信用形式。其形式主要是发行国库券或公债。
消费信用:工商企业或银行以商品或货币的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主要形式:工商企业为信用主体,向消费者提供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的商品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信用主体,向消费者提供消费性质的信用。
05金融中介的类型
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分成两种类别,一类是银行类的金融中介机构,另外一类是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考试的时候可能会把银行类的和非银行类的放在一起,让你进行区分。
银行类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商业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共同基金、投资基金等。
06统计指标的分类
统计指标分为三种: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关于这几类指标的区分考试的频率也比较高,所以这个点一定要掌握。
总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通常以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现,又称为绝对数,如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总量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又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它所反映的是客观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和商品零售额等。时期数通常可以累积,从而得到更长时期内的总量。
时点指标:又称时点数,它所反映的是客观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如年末人口数、科技机构数、股票价格等。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积后没有实际意义。
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相对数的表现形式通常有比例和比率两种。
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它所反映的是客观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润。
07利润的计算
利润的计算,这是会计部分的内容。利润的计算考试频率比较高,不管它怎么考,这些公式你一定要掌握。营业利润的公式不用去背,我们掌握的重点是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其他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处置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点拨:不影响营业利润的项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
不影响利润总额的项目: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