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将招生权力下放到高职学校,由高职学校自己组织招生工作,包括自己制定考试大纲、自己出题、自己阅卷等全过程,对高职学校来说,可以针对学校所需要的专业生源进行有针对性地招生,从而扩大生源来源,提升生源质量。是一种较新的招生模式。单招录取后待遇和统招一样。
2018【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报名时间教育考试院暂未公布,考生可参考2017单招报名时间。
2017【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报名时间:2017年2月20日-3月14日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占地面积756亩,建设中的新校区占地面积940亩左右。学院是四川省示范高职院校、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市级最佳文明单位。2014年,学院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增挂泸州技师学院的牌子。
学院现有商学院、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人文社科系、外语系、艺术系、基础部、思政教研部、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处、白酒学院、高新区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开办机械、汽车、建筑、商务、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财经、旅游、艺术、文化教育等类别的高职专科教育专业39个,拥有各类在校生9000多人。
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院荟萃着光荣传统、优良校风和丰富的高等教育办学经验,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01年的川南经纬学堂。学院坚持“瞄准社会需求,培养创业技能,造就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和“传承百年文化、服务地方产业、助推区域发展”的办学思路,弘扬“自强不息,勤奋敬业”校训精神,实施“质量立校,文化塑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形成了“四合四共”(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政园企校”四方共建机制,逐步完善了“五位一体”(校地发展共生一体、校企合作产教一体、专业产业对接一体、人才培养工学一体、技术研发校企一体)办学模式,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教学设施
学院现有教职工540人,其中专任教师40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5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副高级105人,博士、硕士学位人员260人,外籍教师2人;拥有省级突出贡献专家、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市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市级拔尖人才等20余人;学院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2人,专业带头人14人,中青年骨干教师25人;程序员、工程师、建造师等各类“双师型”教师25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建立了由200多名行业企业专家、经理、技术能手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学院拥有现代化图书馆藏书47万余册,数字资源18tb;建有人文艺术中心、工程实训中心、玉阶素质教育基地、标准田径运动场、网球场等完备的教育教学设施;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国家级实训基地,拥有实验室、实训室223间,校内实践基地2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7个。
三、丰硕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服务
学院完成科技部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84项,市级科研项目218项,院级项目174项,横向委托项目5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9项、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39项;院级教学成果奖41项;近年来,教师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20余篇,其中《机械工程学报》等一级期刊论文6篇,ei和istp收录20余篇;教师获专利32项;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教改项目18项,省级精品教材建设项目1项;院级教改项目122项,院级精品课程60门。
学院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能承担机械及制造、电子电工、建筑、管理及服务、计算机及信息、教师职业技能等8大类别的68种职业技能鉴定。学院立足泸州、面向四川、辐射滇黔渝,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项目培训基地”、“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四川省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开发示范单位”、“四川省统计人才培训基地”、“市委组织部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泸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四、优异的竞赛成绩和畅通的就业渠道
近年来,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近三年,学生在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等国家级技能大赛、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四川省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等省级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奖700余人次。
我院与泸州老窖集团、四川郎酒集团、四川邦立重机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五粮液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intel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康佳集团、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五局、中建八局、华西集团等1000多家企业开展就业合作关系,建立起了以泸州及成渝经济区为主,包含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在内的就业网络,形成了畅通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可靠的就业保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9年保持在97%以上。据《四川省示范和骨干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2012年度报告》显示,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全省15所示范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五,其中毕业生毕业时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两项核心指标均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