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现大小年的学校一般都是重点名牌大学,在录取当地都是非常难考的高校。
2.不是所有的高校都会出现“大小年“现象。像北大、清华等名校每年报考的人很多,录取分也最高,就不存在“大小年“现象。
3.越是处于热点地区,招生人数越是少的高校就越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以近几年辽宁省高校招生出现过的“大小年“现象高校为例,基本上是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发达热点地区,招生人数不是很多。
4.处于招生所在省、市地区,招生人数多的高校一般不会出现“大小年”现象。本省、市地区的高校在本地区招生人数多,生源也稳定,所以一般不会出现“大小年”现象。
5.“小年”出现一次后,一般不会连续第2次出现。即头一年是“小年”,第二年基本不会再是“小年“。
6.“大年”出现一次后,可能连续出现“大年”。也就是说,头一年出现“大年”的高校并不意味着第二年该校就一定会是“小年”;“大年”出现一次后,第二年、第三年,甚至第四年都可能连续是“大年”。所以考生不要认为头一年是“大年”的高校,第二年就会出现“小年”。
举例说明:
比如说,全国著名的北京理工大学,就在2011年上演了典型的“大小年”现象。2011年北京理工在四川省的提档线为省控线的519分,还远远低于成都理工一本专业在四川530分的最低录取分。而时间倒回到2010年,北京理工在四川提档线为580分,与当年512分的省控线相较,将近高了70分;在2009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四川其最低560分的录取线,也远远超越了498分的省控线;成为北理名副其实的“大年”。
其2011年上演的“小年”,是相隔2年后对2008年的延续,2008年,北京理工在川最低调档分625分。而时间步入2012年,在2012年高考中,北京理工大学一改2011年与省控线519分齐步的局面,刷出新高一举开创了552分提档的“大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