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下载APP
小程序
希赛网小程序
导航

递延收益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里?

责编:廖婕 2025-06-20
资料领取

在复杂的会计体系中,递延收益扮演着特殊角色。它虽为负债类科目,却与当期损益紧密相连。从初始确认到后续结转,再到成本分摊与税务处理,递延收益以不同方式作用于当期损益。了解其影响机制,有助于准确把握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一、初始确认阶段

在初始确认时,递延收益不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当企业收到客户或政府预先支付的款项时,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递延收益”。此时仅涉及资产负债表的负债增加,不涉及损益类科目,因此不会影响当期利润。例如,企业预收客户12个月的培训费120万元,在收到款项时,会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120万元,贷记“递延收益”120万元,这一操作仅使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增加,利润表中的收入和利润项目不会发生变动。

二、后续结转阶段

随着企业逐步履行义务,如交付商品、提供服务或满足政府补助条件,递延收益会按比例结转为收入,此时会对当期损益产生影响。以企业预收培训费为例,若每月结转10万元至“其他收益”或“营业收入”,那么在利润表中对应的收入科目就会增加,从而间接影响当期损益。假设企业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100万元,分10年摊销,每年结转10万元至“其他收益”,那么每年这10万元就会直接影响当年的利润。

三、成本分摊影响

递延收益可能通过成本分摊间接影响损益。企业使用政府补助购置固定资产时,递延收益的分摊与资产折旧周期匹配,两者共同作用于利润表的成本与收入配比。比如企业获得政府研发补助500万元用于购置实验设备,设备寿命为5年。在初始确认时,借记“银行存款”500万元,贷记“递延收益”500万元。每年结转递延收益100万元至“其他收益”的同时,设备折旧计入“研发费用”,这两者共同影响利润。

四、税务处理影响

递延收益在税务处理上可能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而影响当期损益。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在以后期间收到政府补助金额,在年度所得税汇总清算时,符合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条件时应确认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企业在当期收到该政府补助金额,在年度所得税汇总清算时,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时需要确定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精讲课扫码沉浸式学习~

企业微信截图_1741170562268.png

课程名称有效期课程价格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习题精析视频课程hotgif.gif购买后365天有效298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精析视频课程hotgif.gif购买后365天有效298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hotgif.gif购买后365天有效99
初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hotgif.gif购买后365天有效99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加群交流

公众号

客服咨询

考试资料

每日一练

咨询客服